本文為李保平主任醫生《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書中節選,此書即將發表,請廣大讀者朋友們敬請關注。文章共計890個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俗話說: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生」。脾胃是臟腑氣化升降的樞紐,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對脾胃的保養十分重要。
要預防脾胃疾病,關鍵在於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胃病必須要養。也只有細調慢養,才能養好脾胃。

那麼四季當如何調養脾胃呢?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經全面檢查確診之後進行系統治療,並配合精神和食療等方面進行調養,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如何自檢脾胃有沒有問題?
手指併攏,如手掌出現縫隙,俗稱「漏財手」,預示可能脾胃功能不好。指根反映脾胃系統,當指根變瘦,說明你的脾胃吸收功能不好。長期胃病的人,手指都是偏瘦「漏財」的。
如手掌心出現青色血管,或發黃,預示著脾胃功能可能不好。

脾與胃相表里。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輸布全身,維持生命。脾胃為營血生化之源,故稱為「後天之本」。脾又主運化水濕,對體內水分的輸布有重要的影響,脾虛則便溏或者水腫。脾能統血,統攝血液於脈管內而不外溢。脾主肌肉,故有「脾生肉之說」。脾開竅與口,其華在唇,為營養物質的供應站。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強了,氣血也就充足了。所以說,一個人想健康長壽必須要把脾胃養好。

四季健脾處方:
經絡處方:經常敲一敲足三里穴、上巨虛穴、下巨虛穴。
食療處方:人參、白朮、茯苓各 10 克,炙甘草 5 克,放入大米或者粗糧熬粥喝。
這張處方,被稱為補氣健脾第一名方,它就是「四君子湯」。以人參為主,補氣健脾又養胃。白朮,健脾燥濕,還能加強人參補氣健脾之力。再加上有健脾滲濕效果的茯苓,補脾的作用更加明顯。炙甘草,能協調其它的藥物,共同發揮補氣健脾的效果。

四季末的時候,用「四君子湯」加上一些大米熬成粥喝,當然也可以煲湯,可以起到保養脾胃的作用。這個方子可以作為日常保養。不過把人參換成黨參最好,因為人參價格昂貴,黨參價格低廉。雖然黨參藥力差些,但只要多服一段時間,也可以起到保養脾胃的作用。常服四君子,男人可以抗疲勞,精力十足。女人可以氣色紅潤,體力充沛。老人可以補氣健脾,安享晚年。
【看中醫,找小鹿!】轉發並評論的粉絲,將有機會獲得醫生專家1V1諮詢,免費定製調理方案的機會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5452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