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已經到了,中秋假期和國慶假期還遠嗎?你是否已經計劃好和朋友去哪裡吃大餐?海鮮大餐?自助烤肉?野營燒烤?很多人會在節日或聚餐中選擇大魚大肉,然後第二天就說要吃點清淡食物的調理腸胃,飯桌上卻是炸雞、酸菜魚、沙拉、甜品、水果等等。小編覺得你或許對「飲食清淡」存在誤解,那麼何為清淡飲食呢?

1、少油
油炸食品一直深受眾人的喜愛,但這類食品往往是高油脂,過多食用容易導致人體肥胖,體內多餘的脂肪無法排出,會堆積在體內,影響血管、肝臟等,容易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成年人每天食用油攝入限量為25克,但目前,我國居民人均每天攝入量達到44克 ,遠遠超過指標。所以,我們在飲食上應選擇少油的烹飪方式。

2、少鹽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患者避免進食過多鹽,其實健康的正常人也不應食用過多的鹽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鹽攝入量應不超過6克。除了烹調用的食鹽,其實一些隱性的鹽,大家也應該注意。例如,醬油、雞精、沙拉醬、番茄醬、鹹鴨蛋、香腸、臘魚,當然還有薯片薯條、炸雞餅乾、椒鹽花生、鹽津梅子等等,這些食物都有不少的鹽分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看營養標籤中「鈉」的含量。

3、少糖
奶茶、果汁、碳酸飲料等飲料風靡全球,小至3歲小孩大至60歲老人都喜歡喝。其實這些飲料裡面加了大量的添加糖。如果人體食用過量的添加糖會刺激胰島素水平急速上升,從而加速脂肪的合成,所以有些朋友總是吐槽怎麼減肥都無效,那是因為他一邊減肥一邊喝奶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 克(老式瓷勺子約2勺)。
4、少辣
酸菜魚、水煮牛肉、麻辣香鍋、冒菜,聽著都讓人流口水,而且這些辛辣的食物還有一種魔力就是越吃越香,越吃越多。但是你知道嗎?當你攝入辛辣食品,容易刺激消化系統,傷害脾胃,增加腸胃的負擔,更容易患口腔潰瘍、便秘等問題,嚴重影響身體代謝。所以,能少吃就儘量少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4917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