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事情多、家和單位附近沒有健身房……你有多久,沒有鍛煉身體了?
運動不足是一種全球「流行病」。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5年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經常鍛煉的成年人僅18.7%,超過80%的成年人運動不足。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在中央電視台《開講啦》節目中提到,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我們隨時隨地都能鍛煉。

《生命時報》綜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科學健身18法」,教你一套動作,讓你足不出戶也能練出好身體。
71歲院士手把手教你鍛煉
堅持運動,不僅鍛煉肌肉,還能提升心肺功能、預防疾病。
王隴德指出,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預防約80%的心腦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55%的原發性高血壓,以及40%的腫瘤。 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流失,如果不刻意鍛煉,到75歲時肌肉僅為30歲的一半。堅持力量鍛煉,可延緩肌肉消失的速度。
王隴德建議,每週應該至少進行兩次、8~10種力量訓練,最好上肢鍛煉和下肢鍛煉隔天交替進行。
上肢鍛煉時做啞鈴操(兩瓶純淨水也可以),做20個不同動作,每個動作做64次。 下肢鍛煉時,原地模擬跳繩半小時。 此外再做4種不同姿勢的仰臥起坐,最後還要紮10分鐘的馬步。
18個動作隨時隨地鍛煉身體
2018年8月8日是我國第十個「全民健身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一套隨時隨地能鍛煉身體的「 大眾科學健身18法 」。
這18個動作分為三組,分別能解決頸肩不適、腰部緊張、下肢緊張三種慢性勞損性問題。
下面,就跟著圖示一起動起來吧!
6個動作緩解頸肩不適
1
懶貓弓背
手扶椅背弓弓背,
拉抻脊柱背不累,
像隻貓咪伸懶腰,
肩背放鬆不疲憊。

這個動作能提高胸椎靈活性,改善肩背不適,防止駝背,預防和延緩肩部和腰部勞損。
做法:
每組6~10次,重複2~4組。整個練習過程中會有輕度酸痛和牽拉感,不應該有明顯的疼痛。
2
四向點頭
四向把頭點
鍛煉頸和肩
動作很簡單
貴在每天練

放鬆頸部肌肉,改善肩頸部不適,預防頸椎病。
做法:
往前後左右四個方向點頭,動作流暢、緩慢,有輕度酸痛和牽拉感。每組5次,重複3~5組。
3
靠牆天使
背部緊靠牆壁
外展打開雙臂
貼牆緩緩而上
徐徐回到原狀

提高肩部靈活性和肩胛穩定性,緩解肩頸部緊張。
做法:
背部緊貼牆面,雙手側平舉,向上屈肘90度,掌心超前,將手臂完全貼住牆面。
同時手臂沿牆壁向上伸展,然後沿原路慢慢回到起始位置。
每組6~10次,重複2~4組。
4
蝴蝶展翅
雙肘平舉要到位
向內收緊別怕累
像只蝴蝶展翅飛
改善含胸和駝背

提高肩胛穩定性,改善圓肩駝背姿態,提高肩關節力量,改善肩頸部緊張。
做法:
可以徒手,也可以雙手各握一瓶礦泉水。
雙臂形成「W」形,保持2秒。每組進行10~15次,重複2~4組。
練習過程中身體不要有明顯的疼痛。
5
招財貓咪
手臂一上一下
交替重複多下
勤練加強肩部
肩肘功能不差

長期伏案容易引起肩痛,多練這個動作可提高肩胛穩定性,增加肩袖力量,緩解肩頸部緊張,肩部塑型。
做法:
保持上臂始終與地面平行,一側手臂向上旋轉,一側手臂向下旋轉,到最大位置處保持2秒,然後回到起始位置。
每組進行10~15次,重複2~4組。
6
壁虎爬行
身體穩定向前壓
雙手扶牆往上爬
上下重複需多次
配合呼吸練肩胛

提高核心穩定性,改善協調性,強化上肢力量,緩解肩頸部緊張。
做法:
每組6~10次,重複2~4組。
6個動作緩解腰部緊張
1
「4」字拉伸
單腿「4」字往上翹
保持姿勢固定腳
身體前壓深呼吸
經常練習腰胯好

拉伸臀部肌肉,提高髖關節靈活性,緩解腰部緊張。
做法:
骨盆和脊柱保持在中立位,不要弓背,在臀部有明顯牽拉感的位置,保持20~30秒,完成3~5次。
2
側向伸展
雙手上舉兩交叉
身體側彎向旁拉
左右交替做伸展
松解腰部頂呱呱

拉伸軀幹側面肌肉,改善肩頸部和腰部緊張。
做法:
彎曲至最大幅度,保持2秒。每組6~10次,重複2~4組。
3
左右互搏
坐在穩定椅子上
雙手交叉頂內膝
大腿向裏手抵抗
身體前傾不能忘

這個動作可提高髖關節穩定性,強化內收肌力量,提高上肢力量。
做法:
軀幹前傾,但不要弓背。
靜態發力,每次保持用力3~5秒,然後放鬆2~3秒。完成6~10次,重複2~4組。
4
站姿拉伸
單腿站姿抓腳麵
腿在軀幹靠後點
降低難度扶椅背
緩解腰部緊和酸

改善下背部緊張,預防腰部和膝關節勞損。
做法:
保持拉伸姿勢20~30秒,重複2~4組。
5
靠椅頂髖
站姿雙腳同肩寬
軀幹前傾後頂髖
微微屈膝不向前
雙臂貼耳盡量展

激活人體後側鏈,改善圓肩駝背,強化身體後側的力量。
做法:
完成6~10次,重複2~4組。
6
坐姿收腿
坐穩椅子身不晃
雙手扶在椅面上
屈膝收腹腿併攏
保持兩秒回原狀

提高核心力量,提高身體控制能力。
做法:
完成6~10次,重複2~4組。
6個動作緩解下肢緊張
1
足底滾壓
單腿赤腳踩球上
雙手扶穩身不晃
順時逆時各三圈
慢慢滾壓足底爽

改善足底筋膜彈性,改善步態,緩解下肢緊張,緩解疲勞。
做法:
每組進行8~10次,重複2~4組。
2
對牆頂膝
雙手扶壁分腿立
前腳距牆兩分米
腳跟不動緩頂膝
保持拉伸多受益

提高踝關節靈活性,改善步態,緩解下肢緊張。
做法:
每組進行8~10次,重複2~4組。
3
單腿拾物
手扶椅背單腿站
膝蓋微屈一點點
身體前傾像拾物
穩穩控制防跌絆

提高身體平衡與穩定能力,防止跌倒,緩解下肢緊張。
做法:
每組進行8~10次,重複2~4組。
4
足踝繞環
保持脊柱正當中
穩定身體不晃動
轉動腳踝內外側
練習過程無疼痛

提高踝關節靈活性和力量,緩解下肢緊張。
做法:
向外側慢慢轉動腳踝10次,然後向內側轉動腳踝10次,重複2~4組。
5
單腿提踵
扶住牆面單腳立
保持平衡往上提
慢慢下落需牢記
防止跌倒增腿力

提高身體平衡與穩定能力,提高下肢力量,緩解下肢緊張。
做法:
每組練習10~15次,重複2~4組。
6
觸椅下蹲
雙腳與肩同寬站
向後下蹲屈膝慢
雙手向前水平伸
觸椅站立重複練

提高下肢力量和穩定性,提高核心穩定性。
做法:
每組練習10~15次,重複2~4組。
如果抽不出固定的時間去運動,不妨利用好平時的碎片化時間,即使每次只能做5分鐘,長期堅持下來也能收穫意想不到的好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3805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