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步驟:虛寒濕凝瘀堵瘤癌

寒濕體質就是萬病的根源!

1、「虛」的感覺是怎麼樣?

虛:「累,疲勞,犯困,沒有精神」。體虛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生活習慣不好與工作壓力大而引起;
比如一個人生活習慣經常晚上很晚睡覺,或者說睡眠不好,則第二天就容易疲勞;一個人的工作與生活壓力大,經常超負荷工作,經常很煩惱,情緒不好,就容易讓身體疲勞;而讓身體經常處於這種疲勞中,我們器官的機能就開始下降,我們體質就是這樣開始變"虛"。
2、「寒」的感覺是怎麼樣?

寒:「怕冷,怕吹空調,晚上睡覺感覺冷」。
當一個體虛的人,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覺不注意蓋被子,經常吹空調,沖涼水澡,往往就容易讓我們體質受「寒」,特別現在女性平時穿衣少,更容易讓身體受「寒」。
3、"濕"氣的感覺怎麼樣?

當身體「寒」氣越來越重時,身體慢慢更容易進入「濕」氣,一個身體「濕」氣重的人,就像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重與不舒服。
寒濕氣最易進入身體的5個主要通道:
肩頸部的「大椎穴」
前胸的"膻中穴"
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腰部的「命門穴」
腳底的「湧泉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癥狀」;

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們把一塊木頭放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方,這塊木頭很容易變質,發霉,長蘑菇等;我們女性的子宮,卵巢若長期放在這樣一個「寒濕」盆腔環境中,女性婦科就容易出現各種病變,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護好。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癥狀;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漆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癥狀。
4、"凝"的感覺怎麼樣?

當體內"寒濕氣"時間長了,就容易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身體不舒服;
5、"瘀"的感覺怎麼樣?

"瘀"的時間長易出現阻塞,身體易酸痛,麻木,脹痛,混身不舒服,還疏通過程中痧點全是黑,紫色的;
6、"阻塞"的感覺怎麼樣?
"阻塞"時間長了就容易生病,每個人生病不一樣;
7、"瘤"的感覺怎麼樣?
長"瘤"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病;
8、"癌"的感覺怎麼樣?

是個很棘手的事情了,所以千萬不要等到癌的發生才來治療,應該早預防,將疾病扼殺於搖籃中。
去寒濕法最簡單的方法——艾灸
艾灸保陽祛寒濕,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溫散寒邪、活血止痛、補中益氣、溫陽補虛、排毒邪熱、消瘀散結、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等功能。
艾灸去濕的6大奇穴絕配,平時也可以多按摩這六個穴位保健哦
1、關元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我們的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是一種具有很好養生以及強健身體功效的穴位。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並且對於補腎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和腸道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癥狀,例如腹瀉、腹痛、食欲不振、噁心、燒心、噯氣、目眩、耳鳴等等。
3、豐隆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此穴主治頭痛、眩暈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尤其對於祛痰、祛濕療效顯著。
4、承山穴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5、解溪穴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該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經經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進行艾灸之後還能夠有效的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
6、足三里

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該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濕,生髮胃氣。
「寒濕」是萬病之源!避免寒濕、排寒祛濕非常重要,請在日常生活中護住這六大穴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356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