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感冒反覆不好,到醫院檢查,診斷為心肌炎。長沙30歲的蘇女士,因為感冒遲遲不見好轉便來到醫院就診。結果入院後不足24小時,就因為心肌炎爆發而致心臟驟停,就突然出現了惡性心率失常,致使其呼吸心臟驟停。經醫生診斷,蘇女士患有爆發性心肌炎。該病因發病急,進展快,往往能在短時間內讓患者出現心跳停跳而危及生命,死亡率達到90%以上。

心肌炎是心肌發生了炎症反應,造成心肌損害,出現疲乏、胸痛、發熱、呼吸困難、心悸、暈厥,甚至出現心衰、猝死。
導致心肌炎的因素有很多,如病毒感染,細菌、寄生蟲、真菌感染,藥物、放射損傷等都可能導致心肌炎,有些心肌炎發生原因不明。
在所有的心肌炎里,病毒性心肌炎占了大部分,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也可引起身體其他系統的問題,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既可引起心肌炎,也可引起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柯薩奇病毒既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皰疹,也可引起心肌炎或者腦炎。

感冒的發熱、咳嗽、流涕,心肌炎的心悸、胸痛,都是這些病毒感染在身體不同系統引起的不同表現。只不過呼吸道症狀是多數、症狀也更明顯,心肌炎是少數,症狀也更隱匿,心肌炎通常是在呼吸道症狀之後,所以容易給人「感冒拖出了心肌炎」的印象。
感冒症狀和心肌炎都是病毒感染出現的結果,它們是平行關係,不是因果關係,不是感冒拖成了心肌炎,而是這些病人先出現了類似感冒的症狀,後出現了心肌炎症狀。
如何科學預防心肌炎呢?

1.預防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治病毒的侵入十分重要,要預防呼吸道和腸道感染,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應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衛生,感冒流行期間應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
2.休息
休息雖然不能阻止感冒發展為心肌炎,但心肌炎很多時候是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不明顯,如果在發生了心肌炎的情況下劇烈運動,是會增加心臟負擔,也會增加猝死的風險,生病後休息有利於體力的恢復,所以有感冒後是應該多休息,避免劇烈活動,有胸悶、胸痛、心悸等症狀及時就醫。
3.檢查
如果胸悶、乏力、頭暈等情況嚴重,需要去就近的醫院檢查心電圖,有沒有早搏、傳導阻滯、心肌損傷,如果有異常,還抽血查心肌酶有沒有升高,根據結果決定是否去醫院專科就診。
4.營養
多喝水,多吃含維生素C類水果,如桔子、蕃茄等,及富於胺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大豆等,這些對自身免疫系統都有幫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