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氣血兩虛怎麼辦? -

愛分享| 2018-07-25| 檢舉

血虛

血虛的癥狀:臉色發白、沒有血色、夏天怕熱、冬天怕冷、心悸、頭暈、失眠

血虛的食療方法:當歸黃芪茶

當歸黃芪茶的做法:黃芪和當歸的份量是5:1的比例,如黃芪30克、當歸6克;將黃芪和當歸三煎三煮,然後將三次煮好的水倒在一起喝。

當歸黃芪茶中黃芪補氣,當歸補血,能達到補血補氣同時進行。

血虛的人每天可將煮好的當歸黃芪茶當水喝,氣血虛弱、久病初愈,老年人都可以喝;陰虛火旺,體質瘦弱的人盡量少喝當歸黃芪茶,身體有大病的時候,不要喝當歸黃芪茶,感冒期間不要吃黃芪。

補血的時候用當歸身煮蛋、保健的時候可用整隻當歸煮蛋,男女都可食用,有很好的補氣作用。

血瘀

血瘀的癥狀:臉色暗沉、唇色深發烏髮紫、身體局部疼痛.血瘀的人易得心血管疾病、易發胖

血瘀的食療方法:桂圓核桃茶

桂圓核桃茶的做法:一份桂圓(有頭暈癥狀最好不要去殼)加兩份核桃冷水下鍋,開鍋後煮20分鐘,每天把這個水當茶喝,把桂圓和核桃都吃下去。失眠、心神不寧、產婦貧血、痛經、血脂高的人可以喝桂圓核桃茶來治療疾病。

血寒

血寒的癥狀:怕冷、肚子和腿會冷痛、手腳冰涼

血寒的食療方法:生薑紅棗茶

生薑紅棗茶的做法:取五六個紅棗與生薑片一起放入鍋中,把水煮沸,起鍋前加紅糖當茶飲。

生薑紅棗茶最好早上喝不能超過中午、必須喝熱的,喝生薑紅棗茶的最佳時間:從立夏到入伏的頭一天,每天都喝。

生薑紅棗茶的功效:治療女性下巴長痘,治療消化不良,風寒感冒,調和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

血熱

血熱癥狀:

1、身體發熱、有出血現象、流鼻血、牙齦出血、尿血、咳血

2、白頭髮、心煩氣燥、情緒不穩定

血熱的食療方法:涼拌馬齒莧

涼拌馬齒莧的做法:用熱水焯一下、加調料涼拌著吃。平時不宜生吃馬齒莧,治療疾病時可以生吃馬齒莧。

馬齒莧可以預防治療小孩子的手中口病;治療預防腸炎和痢疾引起的肚子痛;可以明目、治療少白頭。

80%的人都是虛火,因此,不能用清涼的葯,會傷到元氣,要引火歸元,暖腎是最重要的。實火才可以吃清熱去火的葯。

實火的癥狀:全身上下都熱、愛出汗、非常渴、小便黃又少、大便乾燥。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其中的「望」,指的就是觀氣色。臉色蒼白、萎黃,唇色淡白等都是氣色不佳的表現。那麼這些癥狀都有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氣色不佳或許皆因氣血失和

氣血失和的主要體現有三種:氣血不足、氣血不暢、氣血紊亂,其中氣血不足是氣血失和的常見表現。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由人體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是氣虛,血液量不足或血的營養、滋潤功能減退所致的證候則為血虛。

補血佳品:桑葚

面色蒼白、萎黃,手足冰冷、發麻,指甲和唇色淡白,頭髮枯黃,女性月經不調等都是血虛的表現。

相較男性而言,血虛對以血為本的女性來說是一個非常惱人的困擾,月經、生產、哺乳,處處在考驗女性血氣的虛實平衡。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很多女性都是「補血」隊伍中的一員。

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寒,入肝、腎二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血滋陰之功效,用於肝腎陰虛、眩暈失眠、消渴、便秘等病症。桑葚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胺基酸、胡蘿蔔素、礦物素等成分,具有多種功效,被醫學界譽為「二十一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中醫推薦,將桑葚、龍眼兩款補血之品加陳皮配伍補血代茶飲,桂圓10顆,桑葚5克,陳皮3克,用開水沖泡即可飲用。

該款美容茶既補心血、肝血,還健脾養氣,喝起來味道甘甜,氣味芳香,美味又滋補。龍眼,性味甘平,入脾、心,有補心脾、養血安神等功效。《本草綱目》中就曾記載,「食品以荔枝為貴,滋益則龍眼為良。」

這裡的龍眼就是我們平常吃的桂圓,在中國南方,當女性坐月子時,家裡的長輩都會為其準備一些桂圓乾食,用來補血。

補氣最佳搭檔:黃芪

氣虛是氣血不足的另一個表現。面色蒼白、乏力自汗、氣短懶言,這些都是氣虛的癥狀。道醫學認為黃芪性味甘,微溫,入脾、肺、肝、腎經,是一味健脾補氣的良藥。因此,氣虛的朋友可以服用黃芪來補氣。

據悉,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民間也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生活中常見的黃芪有兩種,一種是生黃芪,另一種是炙黃芪。生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女人:氣血兩虛怎麼辦? -

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且黃芪的價格親民,一般藥店都能買到,是我們尋常老百姓健脾補氣的良藥。

中醫推薦黃芪山藥黑豆羹。山藥補脾、黑豆補腎,三者搭配效果更好,配伍為炙黃芪25克,山藥50克,黑豆50克。先將炙黃芪煮水,再用黃芪水將山藥、黑豆燉爛。該羹補肺、健脾、強腎,對陽氣虛弱、氣短神疲等氣虛癥狀十分有效。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補氣的藥物或食物最好在早上空腹食用。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是陽氣升發的時候,此時補氣順勢而為,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氣血兩虛:一加一大於二

久病、慢性重病、大量失血都會引起氣血兩虛。

中醫認為,四君子湯(白朮、人蔘、甘草、茯苓)加上補氣首選的黃芪,養血的當歸、龍眼,助眠的遠志、酸棗仁,理氣的木香和調,以及脾胃的生薑、大棗組成的補血古方——歸脾丸,具有益氣健脾、養血安神之功效。

氣色是氣血在人體整個狀態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氣色是否好,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

雖然氣血不足可以通過服用黃芪和桑葚這種具有健脾補氣、滋陰補血功效的藥材來調理。但是,平時積極的鍛煉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我們擁有一個健康身體必不可少的條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287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