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中國人來說,無論吃下多少酒食菜肴,米飯,永遠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
吃得多,自然問題也不少。
喝粥能養胃?
總吃米飯容易長胖?
白米飯容易升血糖?
……
營養科的蔣放老師,從專業角度,分享了她的看法。
想養胃,想吃得飽還不長胖,那一日三餐,大米最好這樣吃。
早餐喝粥挺不錯
但不養胃
睡覺的七八個小時里,滴水未進,呼吸、排汗、尿液生成又不停歇,起床後,人體常常處於缺水的狀態。
粥的含水量通常在 80% 以上,一小碗粥,正能用來補補水。
也正因為粥比飯煮得更徹底,稀稀爛爛地很好消化,於是很多人覺得喝粥能「養胃」。
然而,這行不通。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長期吃特別好消化的粥,或者軟飯、爛麵條,胃的消化能力是會退化變差的。
如果腸胃功能沒什麼問題,不用特別靠吃什麼東西去養胃,正常吃喝、細嚼慢咽、保證營養,就已經是很好的「養護」手段了。
午餐吃雜糧飯
吃得夠滿足,熱量不超標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中餐是一天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餐。
粥含水量多,灌個水飽,上兩趟廁所,很快就又餓了。相比之下,吃飯會實在很多。
這裡,蔣老師有個控制熱量的小秘訣分享給各位——在米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粗糧。
雜糧飯的飽腹感更強,吃得滿足,還能控制總體熱量攝入幫助減肥。
但因為粗糧中的膳食纖維相對較多,會對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造成負擔。
尤其已經有胃潰瘍、胃動力不足的朋友,稍一吃多了粗雜糧,就容易脹氣胃痛各種不舒服。
所以腸胃比較差的,特別是一些體弱的中老年人和兒童,並不適合吃過多的粗雜糧。
用小米、玉米、燕麥、紅薯塊、土豆塊等,以及一些雜豆,如紅豆、綠豆、扁豆等,替換掉三分之一的白米飯,這個比例就挺合適。吃著舒服,也更有利於控制血糖、控制體重。
晚餐
注意血糖,均衡營養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某些晚飯只喝點粥、吃些素菜想減肥的朋友:控制熱量是對的,但千萬記得別因為減肥,而搞得營養不良。
晚飯,也得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另外,還要多提醒一句,因為粥吸收快,不建議糖尿病患者總喝熬得很爛的粥,尤其是白米粥,否則不利於血糖的平穩控制。
如果早餐、中餐吃得過好,晚餐可以喝上一碗大米、紅豆、黑米、山藥粥,這個粥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只是大米與粗雜糧的比例應最好控制在 1:1。像前面提到的,在粥里加上一定比例的雜豆粗糧,是有利於豐富口感、控制血糖的做法。
再配上足夠的蔬菜,和適量的魚、蝦、肉或豆製品,就是很健康的一餐了。
一碗熱熱乎乎的粥下肚,辛勞一天的自己胃裡舒舒服服,心滿意足。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無論粥還是飯,本身都是好東西,就看吃的人,怎麼合理搭配、科學地吃了。
希望蔣放老師的分享,能讓讀者朋友們有所收穫。
不妨轉發給親朋好友一起看看。
吃飯是每天都要做的事,那就很有必要把它做對、做好。日常的小事情,很可能就是影響健康的大因素。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