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喝粥養生的傳統,有句俗話說「老人喝粥,多福多壽」。粥溫軟細爛,容易消化吸收,尤其早上一碗粥,暖胃又提神。那麼,喝粥有沒有那麼神呢?
喝粥能長壽?有證據!
中國的喝粥歷史已經有兩千多年,據歷史記載,喝粥增壽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非常喜歡喝粥,七十多歲牙齒還非常好,耳朵聰靈,雙眼明亮,最終活到85歲的高壽。
現代也有人對粥與長壽做了專門的研究。其中,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花了14年的時間,對10萬人群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每天吃一碗粗糧粥,可以讓人少生病,尤其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由此可見,喝粥是可以讓人延年益壽的,但前提是要會喝粥。營養專家建議:
1、老人和孩子,因消化吸收功能較差,不宜吃太多粗糧粥,選擇小米、糙米、大黃米等容易消化的粗糧較好,煮粥應當煮得軟爛一點。
2、青少年及體力勞動者,建議選擇燕麥等蛋白質較多的糧食熬粥,可以加入花生、瓜子仁、核桃等堅果,更能補充營養。
3、久坐辦公室的人群,可以經常用豆類及蔬菜熬粥,增加膳食纖維,對脂肪、膽固醇比較好,還有利於穩定血糖。
4、如果是經常對電腦工作,不妨在粥里加入胡蘿蔔、枸杞、黑米、小米、紫米等護眼食材,可以很好補充維生素A和花青素,讓眼睛更健康。
喝粥養胃?未必!
粥一直被看作養胃佳品,但其實,喝粥會促進胃酸的分泌,並不是所有人喝粥都能養胃。
廣州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鄧聰指出,萎縮性胃炎等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喝粥有利於促進胃腸消化,不增加胃部的負擔,確實可以「養胃」。
有一種人不宜喝粥,喝粥太多反而傷胃!那就是罹患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群,前者喝粥容易引起食物反流,後者喝粥會加重消化道潰瘍。對於這類胃病患者,比較適合吃半流質或固體食物,麵條、饅頭都可以。
所以,腸胃不好不要亂喝粥,還是要先聽聽醫生的建議。
糖尿病不能喝粥?不一定
因為粥容易吸收,進食後血糖升高比較快,很多糖尿病病人是一口粥都不敢吃。
其實,不喝白粥,加入豆類或燕麥做成的雜糧粥,糖尿病也可以適當食用。
1、 豆類應該占粥的一半以上,並且煮粥要儘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這樣不容易引起餐後血糖升高。黃豆、綠豆、豌豆、芸豆、赤小豆、鷹嘴豆、扁豆的升糖指數都在30以下,都適合糖尿病人群。
2、糖尿病病人吃的粗糧粥,宜選擇燕麥、糙米、大麥等低糖的糧食熬粥,不要加糯米、黏米等升糖指數高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89833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