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蹲下去起不來怎麼辦?

CHEW WE ...| 2018-03-31| 檢舉

蹲姿是人類的基本動作之一,平常從坐在矮椅上要起立時,蹲下去檢起地面的小物品時,坐進轎車或從車內出來時,都會使用蹲姿。在現代化生活電氣化之前,即便吃喝拉撒睡乃人的基本生理需求,除了睡不用蹲著外,其他項目常會用到蹲姿,例如早年農夫在田野工作,休息吃飯時並無桌椅,即需蹲著吃飯喝水,要不然即需坐在草地上;婦女蹲在河邊洗衣服,蹲在廚房清理洗菜,甚至於蹲著從事加工也都如此;而拉撒兩項更非蹲姿不可,未發明坐式馬桶前,除了男生站著小便外,其他都採用蹲姿解決。

蹲姿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動作;後來有了坐式馬桶和各種新式電器用品,讓日常生活動作發生重大改變,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但相對減少許多動作,如蹲姿即是。

隨著年紀老化,老年人常會覺得蹲不下去,或蹲下去而起不來,尤其上蹲式公廁馬桶時,不少慣於使用坐式馬桶的老年人很不習慣,加上平日疏於鍛鍊身體肌肉,一蹲下去即感到腰酸背痛,雙腿無力,甚至於站不起來。人體從蹲姿站起來時,會使用到髖部、膝部和踝部,尤其膝關節最重要,其他包括肩、肘、腕關節和背部也會參與,而調節各關節的平衡需到小腦的正常功能。膝關節的運動範圍最大,受力也最大,若發生膝關節炎時,會發生疼痛,關節僵硬,行動受限,嚴重影響蹲姿,使人難以蹲下或從蹲姿站起來。

此外,小腿、大腿或臀部肌肉協調收縮,才能完成蹲姿;在站起來時需依靠腿部和臀部肌肉支撐體重,當腿部和臀部肌肉萎縮無力時,尤其是股四頭肌,常會阻礙站立的動作。坐在椅子上時,上臂可以下壓椅靠用力支撐起身體,便於站立;在蹲姿時,可使用膝部做為椅靠,協助站立,因此若上肢無力,也會影響從蹲姿站起來的過程。小腦功能障礙者,在站立過程中不能維持各關節的協調平衡,出現步態不穩。

因此要改善蹲姿功能,平日即需攝取足量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D3和鈣等),進行物理治療,改肌肉無力和萎縮,小腦問題可詢神經科醫師診治。其中更應正確訓練髖部、膝部和腿部肌群,如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臀大肌和小腿肌群,以增進肌力、柔軟度、協調和穩定度。平日勤於練習蹲下去和站起來的動作,最好列為每日體操項目來練習。有了強健肌肉,你會覺得身輕體健,對下肢和脊椎也有良助益。

若有關節炎時,最好及早控制病情,出外前先服用必要藥物,若未能使用蹲姿如廁時,最好注意日常生活細節,在出門前先如廁,縮短出門在外活動的時間;最好先瞭解有坐式馬桶的地點位置,若方便時可就近解決。若戶外設備不足,蹲下後很難自己站起來時,可扶著一些牆上的固定式設備或扶手,慢慢站起來;或用雙手下壓雙側大腿或膝部,有如當椅靠般,會改善站起來的動作。 

此外,平時也可加上練習從地面上起身的動作,或選用不同高度的矮椅子,逐漸降低高度來練習,直到可蹲下為止。平時多練習蹲姿,增強肌力,老年生活可減少不便。必要時可諮詢醫師或復健物理治療師,且注意不可操之過急,注意安全,不可勉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8808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