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步行者~請注意這7條

Wong Si ...| 2018-03-09| 檢舉

魏元聰,解放軍306醫院,幹部病房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第一:每天流「動汗」 血管彈性好

汗的成分中,98%是水,2%中有尿素、尿酸、乳酸、鹽分等。出汗不僅給人體降溫,更重要的是,人體內的許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廢物甚至毒素,是不能完全通過大便、小便排出體外的,必須通過汗腺排出。

運動要流「動汗」,要儘可能到多到空氣清新的戶外進行「慢跑和快走」,跑步速度不要太快,走路的速度則不要太慢,因為慢跑和快走時,人體會吸入比平常多幾倍至幾十倍的氧氣,使全身的臟器更好地運作,刺激免疫系統。

華佗有句話是「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在排出「動汗」的時候,體溫一升一降的過程,讓血管更有彈性。

第二:防猝死 能走路就不坐車

醫學統計,我們國家每12秒鐘死一個心腦血管病。現在最厲害的是高發年齡在35歲到45歲之間,而這些人在前面沒有任何徵兆,比如說走著走著,一腦袋就跌下去了。

預防方法很簡單:能走一定要走,能跑的一定跑,能不開車的一定騎車,見到樓梯一定拒絕電梯,這是原則。

每天要拿出足夠的時間。比如說晚上七八點鐘到九十點都可以做有氧鍛鍊。

第三:有便秘 每天扭著走

走路時最怕的就是肚子這兒不動,腹部得不到運動,就會帶來很多麻煩。這類人群便秘、直腸癌和結腸癌都會高發。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練習,雙手叉腰,兩隻腳並上,然後用腹部力量「左右搖晃」,看電視時不要總坐著,就做這個動作15分鐘就可以了。如果你每天晚上散步的時候這麼扭著走,你會發現第二天上廁所的速度會加快,這對腸道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練胸肺 邊走邊數一二三四

老年人只要一咳嗽,肺肯定有麻煩了。怎麼鍛鍊呢?每天走路時心裡數數,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代表走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吸,第四步吐出去,動作誇大一點,身體挺直,不許駝背。

第五:糖尿病 多做屈步走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養成了每天大步走的習慣,如果在走的同時多做做屈步走就更好了。屈步走的要領就是先向前邁出一大步,然後前腿彎曲,做成弓箭步的樣子,讓大腿與地面平行,堅持一兩秒鐘,然後再往前走換另一條腿。只要每天堅持這樣走上5~10分鐘,你的大腿肌肉一定會越來越優秀,發達的肌肉就是「天然的控糖藥」,它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第六:減腰圍 敲著走

全身胖是種病,肚子胖才要命。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男性超過85厘米,就有可能面臨內臟脂肪超標的危險。

走路時捎帶手加些動作(比如敲帶脈),能很好地幫助減腰圍。

帶脈就相當於馬路上的「環島」,四面八方的車輛,都要經過「環島」,如果環島堵了,其他的路也好走不了,走路時不妨兩隻手敲打左右兩側腰部,每天堅持半小時,保准腰圍飛速下降。

第七 熬夜後排毒:睡後跑一跑

如果熬夜了,第二天又倒頭睡大覺了,又吃了那麼多東西,這時你沒有排毒機制,這個時候你身體就會髒。

熬夜後略微睡一點兒,然後跑步活動,這個時候會把很多毒素排掉,往往熬夜帶來的傷害把身體的毒素降下來,反而不會出問題。

提醒:走路要像軍人一樣昂首挺胸走,頭要是老低著會加重脊椎的負擔,會影響頸椎和腰椎,而且走路時腳後跟要著地,腳後跟不著地,如經常穿高跟鞋的女士會影響足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8647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