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良藥延胡索:專治身體各種疼痛

Liverpo ...| 2018-02-26| 檢舉

止痛良藥延胡索:專治身體各種疼痛

 

延胡索亦稱元胡、玄胡,為罌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塊莖。其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脾經。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善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癥瘕、崩中、產後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諸症,是臨床最常用的止痛妙藥。

【性昧與歸經】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活血,行氣,止痛。用於胸脅、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

【用法與用置】 3?10g;研末吞服,一次1.5?3g。

【選購貯存】以個大、飽滿、質堅實、斷面色黃者為佳。

延胡索辛散、苦泄、溫通,既入血分,又入氣分,既能行血中之氣,又能行氣中之血,功擅止痛,作用廣泛,即能用治一身上下內外諸痛,且無論氣滯疼痛、血瘀疼痛,咸有效驗。藥性平和,效佳力顯,累用亦驗,誠活血行氣止痛之妙藥也。

 

 

 

《雷公炮炙論》曾記載:"心痛欲死,速覓元胡",《日華子本草》記載其能"治暴腰痛",《本草綱目》則直接指出延胡索"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目前,延胡索主要用於臨床治療氣血瘀滯痛導致的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等。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廷胡索能緩解癌痛,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質量。

臨證單用即有良效,配成復方功效更佳。如配丹參、桂枝、薤白、瓜蔞等,善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配川楝子,可治療肝鬱化火諸痛證;配桂枝(或肉桂)、高良姜,善治寒凝氣滯之胃脘痛;配香附、木香、砂仁,治氣滯之脘腹痛;配丹參、五靈脂,治瘀血阻絡之胃痛;配黨參、白朮、白芍、乾薑,可治中焦虛寒之脘腹痛;伍柴胡、鬱金,治肝鬱氣滯之胸脅痛;配小茴香、吳茱萸等,治寒疝腹痛;配當歸、紅花、香附等,治氣滯血瘀之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配乳香、沒藥,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配秦艽、桂枝,治風濕痹痛等。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延胡索含近20種生物鹼,其中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鎮痛作用,尤以延胡索乙素的鎮痛、鎮靜作用最為顯著。其鎮痛作用類似嗎啡而較弱,但比解熱鎮痛葯強,且副作用少,不成癮,可作為嗎啡類藥物的替代品。延胡素乙素還可使甲狀腺重量增加。

延胡索一般入湯劑使用,常用劑量為3-9克,或研末吞服。臨床報道:由藤梨根、延胡索(醋制)、水蛭、土鱉蟲、鼠婦、蜣螂、制南星、蟾酥、重樓製成軟肝抗癌止痛顆粒,具有涼血解毒、舒肝破血、散結止痛的功效,可治療中晚期肝癌,尤其是伴有癌痛的患者;延胡索配伍壁虎、蚤休、白花蛇舌草、三七、全蠍、蜈蚣、炮山甲、佛手、九香蟲等,可治療多種癌痛,且療效優於西藥強痛定。另有使用延胡索緩解癌痛的驗方:單用延胡索20克研末,白酒調服,主治胃癌當心疼痛、葯入即吐或大便不通。

延胡索入湯劑,用量一般3~10克。研粉吞服,每次1~3克。外用適量,用醋調塗,敷貼疼痛部位或患處。由於延胡索有較強的理氣活血作用,故孕婦忌服。

 

 

 

附:延胡索良方

延胡索散

組成:延胡索3分,當歸3分(銼,微炒),芎3分,木香半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半兩,桂心1分,熟乾地黃1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製備方法:上藥為粗散。

功能主治:《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婦人血氣攻心腹疼痛。

 

 

 

延胡索湯

組成:延胡索1兩,桂(去粗皮)1兩,芍藥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熟乾地黃(焙)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續斷1兩,芎1兩,羌活(去蘆頭)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蔘半兩,木香半兩。

製備方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聖濟總錄》卷一五方之延胡索湯主治婦人風虛勞冷,日漸羸瘦,血氣攻刺,經脈不勻。

 

 

 

延胡索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臨臥溫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8522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