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古代,我們漢族人不吃晚飯,連皇帝都不吃;當然不是圖省錢,所謂「晚飯不吃,
餓治百病」;大家晚飯儘量少吃一點,對身體絕對有益無害。
2. 危害健康的四大不良習慣:第一吸菸,第二長期熬夜,第三酗酒,第四暴飲暴食。
3. 古人認為:「早餐是天食,中餐是人食,晚餐是鬼食」;相當於現代人常說的:「早上
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4. 人體活動應當順應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比如夏天應當多運動、多出汗;
而冬天則多休息,早睡晚起。
5. 人體一天最佳睡眠時間:晚上9點--清晨6點;保持充足的睡眠對健康十分重要。
6. 民間老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7. 感冒發燒,別動不動就去醫院打針輸液!記住:「能調理不吃藥,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8. 千萬別在飯店得罪服務員,否則品嘗她口水的滋味,都算你走運的了。
9. 《史記》:勝,不妄喜;敗,不遑餒;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10. 手機撥通或接聽的一瞬間,輻射非常強。聰明的做法是:看到接通的提示後,才將手機放在耳邊。
11. 薏米和紅豆,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裡面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記住千萬別放米進去。
12. 運動的作用: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
13. 日常飲食,切記寧熱勿冷;特別是夏天,冰鎮的飲品對腸胃的傷害很大。
14. 冬日的暖陽不僅補鈣,而且還能加快人體各器官的血液循環。冬天陽光明媚的早晨,不妨走出室外,背對太陽,適當曬一曬。
15. 秋冬養生要訣:「頭要涼,腳要暖,肚子要不滿」。天冷的時候,既要保暖,又要避免
出汗,而且不能讓胃腸負擔過重。
16. 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不要一出現這些症狀就濫用藥物,否則這些藥物就會破壞你自身的修復功能。
17. 大多數疾病(包括肥胖、口腔潰瘍等),都是由於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越積越多導致的。
18. 排毒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大便;每天如果能夠排便三次,想不健康都難。
19. 坐電腦前每隔半小時就應當起身活動一下,這樣除了對身體有益之外,再回來對著電腦會發現馬上精神很多。
20. 飯後3分鐘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其產生的酸性物質易腐蝕、溶解牙釉質,使牙齒受到損害。
21.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22. 民間老話:「貪房貪睡,添病減歲;夜裡磨牙,肚裡蟲爬」。
23. 停車後,車裡別放什麼東西,別以為不放錢包、電腦包就行了,就是半條煙,也可能搭上你的擋風玻璃。
24. 日常飲食,一要適量,二要清淡。
25.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26. 上午喝綠茶開胃、醒神;下午泡飲枸杞可以改善體質,有利安眠。
27. 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28.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因為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後再吃熟食,體內白細胞就不會增多,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系統。
29. 夏天枕頭易受潮滋生黴菌,時常曝曬枕芯有利健康。
30. 民間老話:「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早上吃薑有益,晚上吃薑有害)
31. 早上醒來,建議喝一大杯溫開水。身體經歷了一晚上的缺水,這是「久旱逢甘霖」啊。
32.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當年掛在總督府衙自勉的這副對聯,對於今天的我們仍不過時。
33. 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34. 民間老話:「一天吃一頭豬,不如床上打呼嚕;三天吃一隻羊,不如洗腳再上床」。
35.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補陰,吃什麼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散步就可以生陰。
36. 手機信號剩一格時儘量不要打電話,因為此時輻射比平時要高出許多倍。
37. 民間老話:「夜臥不蒙首,晚飯少數口」。晚上睡覺,不要蒙頭大睡,空氣不流通對健康不利;晚飯不能貪飽,要少吃幾口。
38.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有效調節酸性體質。平時如果常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話,不妨多吃海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84602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