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流傳空腹不能吃番茄,因為「吃番茄會引起胃脹」、「番茄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與胃酸發生反應,凝結成不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能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引起胃腸脹滿、疼痛等不適症狀」,但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燕華澄清,這是以訛傳訛的網路謠言。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布的「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以聖女番茄來說,每100公克熱量35大卡,並含有膳食纖維1.5克、維生素A視網醇當量(RE)609.8微克、β-胡蘿蔔素3,658微克、維生素B1有0.04毫克、維生素B2有0.04毫克、維生素C有49.9毫克、鉀200毫克、磷26毫克。
三高患者 食用前應諮詢
陳燕華指出,以營養學而言,小顆番茄屬於水果,大顆番茄則是可用於加熱烹調做菜,例如番茄湯、番茄炒蛋,其中,番茄的抗氧化物茄紅素為脂溶性物質,加熱烹煮後會釋出更多,人體也更容易吸收,能夠有效預防自由基產生、預防癌症。
不過,陳燕華提醒,食用番茄需要注意的是慢性疾病族群,例如糖尿病患且血糖控制差,不建議一用完餐就立即吃小顆番茄,因為水果有糖分,建議餐後2小時後再吃,份量不要超過15顆,以免血糖過高;糖尿病患但平日血糖控制佳,飯後可食用,只是一樣以不超過15顆為宜。
要提醒的是,對慢性腎臟病病人來說,番茄屬於高鉀食物,不可過量食用。若是有慢性疾病或三高飲食問題,可進一步諮詢營養師。
減重者 可適量吃大番茄
陳燕華也提及,若是本身想要減重、經常會有飢餓感,可食用熱量低、方便攜帶的大顆番茄。
陳燕華並提醒,任何食物都要適量,不能因為營養價值高就大量吃,飲食均衡攝取才是食療精髓。
營養師提醒,慢性疾病患者食用番茄要注意別過量。(記者林惠琴攝)
想要減重者可以適量吃大番茄;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80553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