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皮膚瘙癢是個大問題,尤其是老年人,因皮膚萎縮變薄、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等,更易出現皮膚瘙癢的問題。
首先建議到醫院查找、排除疾病因素,其次可採取一些方法來緩解。
譬如首先要做好皮膚護理,如果是由於皮膚乾燥造成的輕度瘙癢,外塗含維生素、珍珠、人參、黃芪、當歸、杏仁類的潤膚露、乳、霜等即可有所緩解或好轉。還可輕輕拍打局部皮膚或冷敷皮膚表面。
此外,中醫認為,冬季瘙癢與肝、脾、腎功能不足有關,而每天按揉腿上的4個「止癢穴」就能有效緩解瘙癢症狀。
止癢穴1:血海穴

血海穴是足少陰脾經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於大腿內側,髕骨內上緣上兩寸。
具有調節血液循環、祛風的作用。
止癢穴2:三陰交

三陰交是腎、肝、脾三經的交會穴,位於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的地方。
一般用自己手併攏橫放,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就是3寸。
止癢穴3: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上的穴位,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具有補水的作用。如果覺得太溪穴位置不好找,可用湧泉穴來替代,其位於足底腳心。
需注意的是,按揉湧泉穴時,必須在出現了發熱、酸脹感後,再按揉3~5分鐘,才會有效果。
止癢穴4:行間穴

行間穴是肝經上的穴位,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具有平肝祛風、止癢的作用。
做法:4個「止癢穴」,這個冬天,不妨每天按揉3~5次,每次3~5分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