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位在哪裡呢?它就在翳風至缺盆的一條區帶上,翳風穴與缺盆穴的詳細地位見下圖。
按揉辦法:拇指與其他四指分揉脖子雙方,從上至下,也就是從翳風穴往缺盆穴的目標按揉,時斷時續,中等力度,揉的時分再捏一捏,提一提,後果更好。
按揉時光:
繼續五至十分鐘。
可兩手輪換操縱。直到脖子與前額同時輕輕出汗為止。這時候患者已有滿身輕鬆的覺得。
療效:
八十九例中只要一例後果較差。(年齒從三歲至八十四歲)
特別病例:
女,五十九歲,王某某。傷風一個多月,吃藥、注射、輸液、喝中藥均不奏效,滿身有力,咳嗽,頭暈鼻塞,經一次推拿,滿身輕鬆很多,咳嗽加重。後又推拿兩次康復。普通傷風,大多一次便可。
強力按壓「百會穴」2個小時,
傷風也會完全康復
這是周爾晉在他的《人體藥庫學》三部曲和《人體平衡論》二重唱中引見的辦法。
強按「百會穴」,2小時治好傷風,這是周老一生總結出來的「一壓靈」,在本人身上百試百靈,他說「今後我再也不怕傷風了」,每次傷風都用這個辦法。
註:發熱康復後,三天內最好不要見風,不然或許再次惹起不適。我老婆當天就下樓去,由於粗枝大葉,穿得太少,後果下戰書又有些嗓子疼,兩天賦好。
附:「百會穴」在哪裡?在頭頂正處所——兩耳耳背的連線,與眉間中心線的交點。
操縱辦法:用手指強力按住,不要動。手指累了,換個指頭。要保持,不要怕疼——只要疼,才治病。
小孩的手臂上有條
退燒、止咳通道
近來孩子傷風的出格多,很多校園都由於這個複課了。看到寶寶不舒服,家長比本人抱病還舒服,這裡引見一種退燒止咳的推拿辦法,希冀能協助更多的孩子和家長。
退燒和止咳通道
這條通道的主幹線實在就是我們的前臂中線。古傳西醫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經」的退燒和止咳辦法。我上面講詳細做法,各人對照著找這條通道及其主流。
1、左手握住孩子的右伎倆偏上一點點的處所,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著孩子的右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推至肘橫紋,連推49下或81下。前人管這叫「清天河水」,這個複雜的辦法能很快退燒。
2、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面沿著孩子左手前臂尺側(小手指掌側位),自肘樞紐推向腕紋尺側,連推49下或81下。留意次數與方才推右手臂的次數最好一樣。前人管這叫「退六腑」。
3、左手握住孩子的任何一隻手,讓他的手心向上,您用右手大拇指的螺紋面從孩子的無名指第二指間樞紐橫紋推向指尖。也推49或81下。前人管這叫「清肺經」。力度不要太大,假如孩子皮膚太嫩,可以用雞蛋清薄薄塗一下孩子的手臂再推。
平時不發熱不咳嗽時也能夠云云做一做,可是次數不必太多,以7或9的倍數為佳。為何非得是7或9的倍數呢?《黃帝內經》講「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闡明「數」對人體有深入的影響。7是起色之數,病了是否是希冀有起色啊?9是變數,前人有「逢九必變」之說。
湊合傷風這麼多辦法,趕快轉發給身旁的親朋好友吧,辦法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有後果,找到合適本人的為佳,嚴重的沒有後果的還是要實時就診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812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