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作「先天之本」。腎精虧虛,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引發各種疾病,因此,養生學家們將養腎看成是抗衰防老的重點。人體衰老和壽命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腎氣強弱。
很多人認為只有喝酒會傷腎,因為長期酗酒容易傷肝,而肝腎同源,肝腎之間關係密切,一旦肝血受到傷害,自然會波及腎。
但除了喝酒之外,生活中很多習慣都會傷腎,太多年輕人控制不住了!
一、腎臟最怕七件事,你做了幾件?
1、喝水太少
很多人忙起來顧不上喝水,導致尿量減少,尿液中的廢物和毒素濃度增加。臨床上常見的腎結石和長時間喝水不足密切相關。因此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並且不要用飲料代替白水。
2、久坐
久坐不動會壓迫膀胱經,造成膀胱經氣血運行不暢,而腎經與膀胱經相表裡,因此也會引發腎功能異常。平時應避免長時間靜止坐在一個位置上,適當地做一些伸展及轉頭、轉體運動。
3、受涼
中醫認為腎怕寒,而「腰為腎之府」,腎經又起於足底,所以腰和足部更要注意保暖。平時可以將雙手掌心相搓,略覺發熱後,將雙手置於腰間,上下搓搓腰部,到腰部感覺發熱為止,這種方法可以保養腰部命門、腎俞等穴位。
4、受驚
中醫認為「恐」會傷腎,人遇到恐懼時,往往會出現下肢酸軟,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這便是恐傷腎的表現。有人喜歡看恐怖片,看完後卻嚇得不敢關燈睡覺,長期如此會讓腎精一直暗耗。
5、常憋尿
《黃帝內經》說:「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就是說,膀胱是儲藏、排泄尿液的器官,它只有正常開合,才能將尿液正常地排泄出去。反過來,如果經常憋尿,尿液排泄不出去,會影響全身氣機的運行。
6、服藥不當
是葯三分毒,藥物進入人體後會通過血液代謝到全身,最終要通過腎臟來解毒並排泄到體外。建議有病一定要到醫院就診,按醫囑服藥,不能隨意加大用藥劑量,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7、縱慾
中醫認為「腎藏精」,腎精是生命的根本,腎精損傷必然會影響人的壽命。而房事不節最易傷腎或導致腎虛,所以醫家無不強調「戒色慾」、「節房勞」。
二、養腎益壽6要素
1、運動養腎
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養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下面介紹一種既有助於養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具體方法是: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後,分別放在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做1遍,每遍約200次,具有補腎納氣的功效。
2、大便要通暢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還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等。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一種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3、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風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湧泉穴等,每晚睡覺前按揉按揉,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方法之一。
5、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都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6、避免勞累節制房事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於養腎、護腎精。
7、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臟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679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