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頭梳千遍,病少一半」。頭部有許多重要穴位,梳對了能有效刺激諸多經穴,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
本文採訪多位專家,教你用一把梳子「梳」來健康。
受訪專家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 溫長路
北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 常建民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 倪正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 曠惠桃
4個意想不到的梳頭好處
中醫學說對梳頭養生早有研究。
宋代蘇東坡曾說:「梳頭百餘梳,散頭臥,熟寢至明。」《延壽書》說:「發多梳,則明目去風,常以一百二十為數。」《諸病源候論》中說:「千過梳發,頭不白。」從古時起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梳頭的養生保健價值。
1
滋養頭髮
刺激頭皮末梢神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
健腦安神
按摩頭皮,刺激頭部穴位,減緩腦細胞老化過程,起到健腦防衰作用。
工作後梳頭,使神經鬆弛;臨睡前梳頭,可提高睡眠質量;起床後梳頭,可使全天精神煥發。
3
緩解頭痛
刺激頭皮可使繃緊的神經得到鬆弛,使緊張痙攣的血管舒張,對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神經衰弱等病症有緩解作用。
4
疏通氣血
早晨,人體的陽氣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頭為諸陽之會,每天多梳頭有利於通達陽氣、疏通氣血,是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的養生方法。
腦力勞動者平時感到頭腦昏沉、疲勞時可以隨手拿起梳子梳梳頭。
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的人,更應該堅持梳頭,通過刺激頭部穴位,對疾病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最養生的梳頭法
挑選合適梳子
木梳 不易粘帶皮脂,適合油性發質 帶按摩頭的梳子 按摩頭皮,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減少掉發 寬齒梳 齒間距離1厘米,頭髮不易斷裂,好打理濕頭髮 塑料梳 質地硬,輕易疏通卷髮 鬃毛梳 減少頭皮摩擦,趕走靜電,適合乾燥頭髮
依照梳頭順序
用分開的五指大體梳開糾纏在一起的頭髮;
從中段梳向發尾,梳開打結處;
髮根輕輕刺激頭皮,梳向發梢,頭髮被梳拉的方向要與頭皮垂直;
從左、右耳的上方分別向各自相反方向梳理;
讓頭髮向頭的四面披散開來梳理。
提醒:最好一日梳頭三次,分別在早起後、午休時、臨睡前。每次10~30分鐘,使頭皮熱、脹、麻即可。
把握梳頭力道
適度刺激能讓頭髮更加有韌性、有光澤,過度刺激則損傷發質、讓頭皮受傷。最好用力平均,僅讓梳齒輕輕接觸頭皮。
乾性頭髮 稍微用力,促進頭皮血液循環,給頭髮補充營養 油性頭髮 用力越少越好,以免過度刺激皮脂分泌
嚴防細菌
梳子不常清洗,會積累大量灰塵和油脂,進而滋生真菌和一些其他細菌。若梳頭力度過大把頭皮刮破,則會增加感染幾率,出現頭皮瘙癢、頭屑增加甚至頭皮紅腫發炎。
洗梳子的方法:浸在肥皂水中10分鐘,用舊牙刷擦拭,然後用清水沖乾淨。如果梳齒已經彎曲,就必須換一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