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飲酒文化濃厚的國家,逢年過節聚餐都會飲酒來助興,一些人哪怕不會喝酒,旁邊的人在勸酒的時候也會說,多練練,酒量自然就出來了。
不要盲目練酒量 臉紅不代表酒量大
酒量真的是「練」出來的嗎?北大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趙世隆曾介紹,一些人長期喝酒確實能讓自己的酒量變大,但是是因為身體已經對酒精引起的興奮產生了耐受,導致乙醇在體內堆積量大,其實這樣對身體的危害很大。
在飲酒時,有些人會有臉紅的表現,大家可能認為臉紅代表著這個人酒量大,其實不然。
只要是飲酒,酒精便可以在口腔、食道、胃等整個消化道吸收,並且吸收速度和酒精濃度、攝食狀態有一定關係,在十二指腸和空腸的時候吸收最快。
肝臟負責代謝酒精,在乙醇脫氫酶(簡稱ADH)的代謝作用下,酒精生成乙醛。乙醛又在乙醛脫氫酶(簡稱ALDH)的代謝作用下生成乙酸,最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但是這個代謝過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大部分亞洲人體內由於缺乏2型的乙醛脫氫酶,不能使乙醛順利降解,導致乙醛在體內大量的堆積。而一些人之所以喝酒臉紅,也即上臉,就是因為乙醛在體內堆積,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的表現。
想不醉酒:減少酒精攝入、吃些東西
乙醇是有毒性的,若是在體內堆積過多,人會有頭暈、嘔吐和噁心等一系列不愉快的症狀。
ADH和ALDH的數量和活性能決定酒精在體內的代謝,但是ADH和ALDH的數量是恆定的,也就是在固定的時間裡面,只能夠分解這麼多的酒精。
想不醉酒的唯一途徑就是減少酒精的吸收,空腹的時候喝酒會增加酒精的吸收效率,若是在喝酒之前和飲酒過程中吃些食物,是可以減少酒精進入小腸的速度,同時也能減低酒精對消化道的傷害。
大量飲酒後催吐有風險
飲完酒後,部分人會用手摳喉嚨來催吐,儘管這樣能緩解酒精帶來的不適,但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系列危害。
1.催吐會誘發急性胰腺炎,由於十二指腸壓力突然升高,胰液提前被激活,胰腺開始「自我消化」。
2.大量飲酒者往往意識不清楚,催吐的嘔吐物易吸入呼吸道,引發吸入性肺炎,甚至是窒息,危及生命。
3.酒精混合著大量的胃酸,在經過食管的時候,容易腐蝕食管,誘發反流性食管炎。
4.人工的催吐會導致賁門周圍的血管撕裂出血,引發上消化道出血。
過量飲酒的危害多多,肝臟、心臟、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各器官和系統都可受其影響。一般建議每日飲用的酒精量,成年人男性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