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癌症患者在抗癌過程中,常出現「癌因性疲憊」,可透過中醫輔助治療緩解!
69歲的洪姓婦人2年前發現罹患乳癌,切除左乳並清除腋下淋巴後,接受放療及化療,並且使用標靶和荷爾蒙治療至今,卻出現疲倦、口破、暈眩、頭痛、失眠等症狀,讓她一度痛苦得想放棄治療。
直到中醫介入診斷她的體質為氣陰兩虛,用藥、貼灸、雷射針灸和耳針治療,大幅改善不適症狀,今年暑假能與家人到宜蘭出遊,持續抗癌。
不再病懨懨 有體力抗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療整合科醫師陳柏谷指出,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有7成癌友有癌因性疲憊問題,原因不明,但放化療、標靶及荷爾蒙治療會加重症狀,出現疲倦、貧血、疼痛、脫水等,中醫辨證論治,改善不適症狀。
陳柏谷診斷洪婦因癌症治療造成體質氣陰兩虛,陸續以中藥黨參、麥門冬、石菖蒲等補氣陰,提振她的精神,考量她排斥針灸及怕感染問題,改以雷射針灸風池、足三里等穴道,治療頭暈、頭痛,也做中藥貼灸在厥陰俞、足三里、天樞等穴道,補脾肺、補氣,改善疲倦,最後做耳針治療,改善頭暈和睡眠。
洪婦每週接受2次中醫治療,症狀大為改善,不再病懨懨,提高生活品質,也更有體力持續抗癌。
可申請癌症專案健保補助
陳柏谷說中醫輔助治療癌因性疲憊,不限於乳癌,其他癌症也有效果,可申請癌症專案健保給付。
中醫師陳柏谷示範在足三里做貼灸,改善疲倦;圖中人物非本文當事人。(記者蔡淑媛攝)
貼灸背部厥陰俞穴。(記者蔡淑媛翻攝)
翳風穴貼耳針。(記者蔡淑媛翻攝)
中醫師陳柏谷示範以雷射針灸風池穴,改善頭暈、頭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