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加一點它,補血益氣,防病抗衰!

Wong Si ...| 2017-12-21| 檢舉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養生方法呢?專家又帶來哪些冬季進補高招?

冬季曬太陽,養生效果事半功倍

冬季多曬太陽可以溫煦體內陽氣,驅除寒氣,每天曬太陽30分鐘以上,還能強壯骨骼。曬太陽有很多技巧,做對了養生效果會事半功倍。

1

上午6點至10點曬腳踝

此時紅外線比較強,紫外線偏弱,室內溫度逐漸攀升,比較溫和,適合曬足部。

經過一夜的休息,老人的血液循環不暢,熱量不易到達腳部,可能會引起腳趾腫脹,增加凍傷幾率。

此時曬太陽可以適當露出腳踝,對著太陽曬曬腳底,不但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踝關節活動自如,還能令陽光直射足部穴位,促進機體代謝功能,提升內臟器官活力。

2

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曬頭頂

這段時間陽光最猛烈,特別是中午12點~下午4點,紫外線較強,如果長時間曬太陽會給皮膚造成傷害。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適合在中午曬。

老人可以在午飯後到室外散步一刻鐘,脫掉帽子,讓陽光溫煦頭頂百會穴,有助通暢百脈、調補陽氣的功效。

3

下午4點至5點曬後背

人體背為陽,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後背,傍晚曬背有助於調理臟腑氣血,溫煦經絡。

曬的時候,可將雙手搓熱後摩擦後背的腎腧穴(位置與肚臍平,脊柱旁開1.5寸),有溫腎助陽的作用。

專家提醒

冬季陽光中的紫外線較弱,如果穿得太厚,紫外線難以透過衣服到達皮膚,起不到保健效果。

曬太陽時不要捂得太嚴,最好選擇寬鬆、柔軟、紅色的棉質衣服,因為紅色的輻射波能「吃掉」殺傷力較強的短波紫外線。曬的時候不要迎風,如果風大,可以待在室內隔著玻璃曬,也有一定效果。

除了分時段曬太陽之外,專家推薦以下3大宮廷膏方。

揭秘3大宮廷膏方

瓊玉膏

生地:補血滋陰

人參:補氣固表

茯苓:健脾益氣

瓊玉膏最早見於宋代,是南宋鐵翁先生《洪氏集驗方》中的方子:「人參二十四輛,為末;生地黃十六斤,搗汁;白茯苓四十八兩,為末;白蜜十斤。」

歷代皇帝平均壽命為49歲,而明成祖永樂皇帝服用此方,活到65歲,並將此方賜名為「益壽永貞」。

功效:滋陰潤肺,益氣補脾,養血補腎,延年益壽。

陰虛乾咳、瘦弱、失眠、大便乾的人可以服用,凡有上火冒痘,感冒咳嗽,痰黃等實火症狀的人都不宜食用。

明目延齡膏

桑葉:清熱潤燥、抗衰老

菊花:清肝明目、利血氣、久服輕身延年

慈禧71歲時,御醫張仲元為她調配的膏方,主要由桑葉、菊花、蜂蜜組成。

在古代《神農本草經》里記載,桑葉具有清熱補虛 的作用,在宋代《本草圖經》里記載,經霜打後,還留在樹上的桑葉稱為神仙葉,具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肥胖、血脂高、血糖高、經常喝酒吃肉、大便干、愛上火的人可以服用,胃寒、脾胃虛寒的不宜服用。

參香八珍膏

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組成的八珍湯組成,其中人參、甘草、川芎換為黃芪、香附和丹參,組成新方—參香八珍膏。

將原來的八珍湯換掉其中的人參和甘草換為黃芪和香附,將川芎換為丹參,稱為參香八珍湯。出自於清代王秉衡《重慶堂隨筆》,記載薛生白的一個方子。

黃芪用於補氣,香附為女人之聖藥,專門用於疏肝理氣,丹參用於活血。

此方補氣補血、疏肝理氣,屬於平補。特別適合女性服用。

專家提醒

膏方是怎麼製作的呢?

1、浸泡藥材,通常為12個小時;

2、煎煮,將浸泡好的藥材煎煮6個小時左右;

3、過濾,將熬制好的藥汁,靜置沉澱,再用紗布將其過濾至少3次,去除藥液中的雜質;

4、濃縮收膏,將過濾好的藥液再次放到小火上,煎煮濃縮,使它逐漸形成膏狀;

5、存放,盛放膏方最好使用傳統的瓷罐,放置陰涼處儲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615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