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男女,過了40歲後,身體就慢慢走下坡路,不抓緊機會養成健康的習慣,等到年紀再大些,就可能得「花錢養醫生」了。但養生也講究方法,如果能在黃金期養生,你會收到想不到的效果!
抓緊兩個黃金養生期
黃金養生時間一:飯後半小時
1、早餐後半小時:打通長壽經
吃完早餐後不妨按摩一下膝蓋,對養生大有好處。
中醫理論上認為,早晨7-9點主胃經,中醫把胃經被稱為「長壽經」,並途徑膝關節。
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
同時要注意,早飯後半小時內不能運動,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
2、午餐後半小時:閉目養肝血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楊力教授說,吃完午飯,不妨閉上眼睛坐上10到30分鐘,這樣可以讓更多血液往肝臟流,有一定的養陰去燥、消食護肝作用。
具體做法是:
午後找個清靜的地方端坐,雙目微閉,眼瞼下沉,摒棄雜念;
舌抵上顎,吞咽津液;
調勻呼吸,然後進行深而緩慢的吐納,氣守丹田;
還可用雙手食指端輕輕壓在眼瞼上揉摩,至眼珠發熱發脹。
此外,中老年人吃完午餐不要立刻睡午覺,否則會使心腦供血缺乏,出現頭暈、胸悶、乏力等不適。
3、晚餐後半小時:喝水拍任脈
美國庫勃有氧研究所指出,晚飯後半小時左右,人體小腸開始吸收,所以,晚飯後30分鐘可以喝點水,有利於消化。
這半小時還可以拍拍任脈,也就是小腹以上正中的部位。
吃完飯從上到下輕輕拍打20分鐘,可以幫助消化、強身健體。
要注意,晚飯後半小時不要馬上喝茶和洗澡,茶中大部分的酸性物質會和食物中的鐵、鋅等結合,讓食物中的鐵吸收率降低。
洗澡則會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對身體不好。
黃金養生時間二:睡前一小時
1、泡腳:助眠養腎
腳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不容易得到養分與血液。
睡前用溫熱的水泡腳,對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都有好處。
泡腳的黃金時間點在9點,在此時泡腳,腎臟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
2、揉腹:調理脾
臨睡時可以堅持做揉腹運動。方法是:
平臥、全身放鬆,以左手心按腹部,右手疊於左手背上;
逆時針旋轉64周,然後順時針旋轉64周;
再自胸部向腹部,自上向下,推按64下。
用力宜輕柔,將力透於皮膚之下,又不可用力太大。
3、梳頭:降血壓
睡前用木梳,從前額處一直往下梳到後腦勺,大約梳個五分鐘。
這樣可以通達陽氣,疏通氣血,防止脫髮和白髮。
4、搓腳:排毒延壽
「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
用力彎曲腳趾,足前部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睡前花幾分鐘按摩湧泉穴,可以益精養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5888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