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喝茶已經傳承了幾千年。說起茶來,每個人都能講出兩三分道理。其實每種茶都有自己的好搭檔,搭配起來不僅口感更好,而且養生效果翻倍!
綠茶+檸檬=更護心
綠茶中公認的有益健康的成分是兒茶酚等多酚類化合物,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包括預防癌症、改善心血管健康、減肥、抵禦電離輻射。
美國普度大學研究發現:綠茶中加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食物,能提高人體對兒茶酚的吸收效率。
可使兒茶酚的保健功效增加4倍,且實驗表明柑橘類食物中,檸檬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用高溫沖泡,會造成維生素C的損失。
烏龍+桂花=更開胃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其富含單寧酸、茶多酚、植物鹼等活性物質,它們都可以消食去膩。
搭配醒脾開胃、香味清新的桂花,可以讓人胃口大開,桂花性溫,與性平的烏龍茶很是相宜。
泡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且最好用100℃沸水,可在沖泡開後加入干桂花。但需要注意的是桂花有醒腦的功效,易失眠的人少喝。
紅茶+姜=更暖身
紅茶性溫,能溫中驅寒,特別適合胃寒、手腳發涼、體弱、愛拉肚子的人飲用。生薑味辛性溫、能溫胃補陽。
兩者都有暖身的作用,搭配起來,效果加倍。冬天來臨,天氣寒冷,可以用這個組合來驅寒暖身。
沖泡紅茶要用剛煮沸的水,加入少許的薑片或薑絲,泡的時間也可以相對更久些,有利於紅茶中的黃酮類物質充分分解,更有益於健康。
茉莉+菊花=更明目
茉莉花茶性溫,不僅具有芳香化溫、醒脾和胃的功效,還能清肝明目。
而菊花同樣具有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兩者搭配可謂「強強聯手」用開水沖泡茉莉花茶時放入五、六朵白菊花,沖泡10-15分鐘即可飲用,另外菊花偏寒,一般怕冷的人應該少喝。
普洱+陳皮=更消食
普洱茶品性溫和,對脾胃刺激小,還能緩解肥膩食物給消化系統帶來的負擔,陳皮同樣有健脾化痰,解膩留香的功效。
飯後不要馬上喝普洱茶,因為普洱茶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平時情緒易激動或睡眠欠佳的人,晚上少飲或不宜飲用。
各位感興趣的茶友們,看了文章,如果有感興趣的搭配,趕緊試試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474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