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似乎已經背上了致癌的惡名。
但從並列「世界三大腌菜」的德國酸菜、歐洲醬黃瓜、中國榨菜,到當下非常流行的韓國泡菜,各種腌菜世界各國人民都愛,真的就有這麼可怕麼?
一、吃腌菜的四大健康法則
合理製作,保證安全;
限制數量,偶爾食之;
不用腌菜代替新鮮蔬菜;
相應減少烹調加鹽。
二、不是所有的腌菜都致癌
你肯定聽說過,腌菜中有很多亞硝酸鹽,會致癌。
其實,並非所有腌菜都有這個危險,和腌菜的發酵工藝有關。
研究早就證實,用純醋酸細菌發酵的酸菜,或者用純乳酸細菌發酵的泡菜,都不會導致亞硝酸鹽過量,因為這些「好細菌」是不產生亞硝酸鹽的。
但是,日常生活中人們自製泡菜酸菜時,並沒有純菌種發酵的條件,難免污染雜菌,這時候才有產生亞硝酸鹽的麻煩。
三、自製腌菜,腌制時間是關鍵
那是不是就不能自己在家做腌菜了?
自製腌菜時,腌制時間是關鍵。雖然雜菌會把蔬菜中的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但這個變化也是有長有消的過程。
一般來說,在腌制幾天到十幾天之內,亞硝酸鹽的含量達到高峰;
但在 2~3 周的時間之內,又會慢慢地下降減少;
到了 20 天之後,一般來說已經達到安全水平。
也就是說,亞硝酸鹽含量和腌制前的蔬菜相差不多。這時候再吃腌菜,就比較安全了。
但是,很多地方愛吃的「暴腌菜」,就是那種自己把蔬菜加點鹽腌幾天,入了味就吃的腌菜,非常不安全。沒有純菌種,也沒有各種檢測和抽查,可能會增加胃癌風險。
四、如何買到安全腌菜?
市售腌菜中,各種醬菜是最無需擔心亞硝酸鹽問題的,因為它們腌制時間很長,一般都有幾個月,亞硝酸鹽早已被分解或利用而消失。
正規廠家出品並有 QS 標誌的各種包裝腌菜也無需擔心,它們都受到抽查和監管,吃到過量亞硝酸鹽的風險很小。
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農貿市場甚至路邊攤的散裝腌菜產品,因為它們不太可能用純菌種製作,也不知道到底腌了多少日子。
五、含鹽太多怎麼辦?
可是,腌菜還是有很多鹽呢……
當然,無論有沒有亞硝酸鹽,腌菜都是高鹽食品。
雖說如今的腌菜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含鹽量都已經明顯下降,而用少量的糖和防腐劑來幫助保存,但含鹽量也有 3%~8%。
而且,腌菜畢竟不是新鮮蔬菜,大部分腌菜中的維生素 C 含量都已經微乎其微。
所以,它們並不適合大量吃,更不能因為吃了腌菜就不吃新鮮蔬菜。
六、腌菜,這麼吃才健康
腌菜酸爽開胃,有沒有什麼健康吃法?
還真有,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它替代鹽來做菜。
雖然維生素 C 含量很低,但腌菜富含鉀和膳食纖維,營養上也並非一無可取。
反正做菜也要放鹽,不如用腌菜來替代鹽,只要控制鹹度,還能比直接放鹽增加一些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而且腌菜還可以增加風味,味精雞精都能省去。
這樣一來,腌菜就「化腐朽為神奇」啦。
比如說,
原來炒豆角放鹽,現在就用雪裡紅小菜和豆角一起炒,把鹽和味精省去,味道很不錯;
原來拌涼木耳放鹽,現在直接用焯熟的木耳配切碎的紫甘藍泡菜,再加一點醋和香油,顏色漂亮,口味也清新;
原來炒牛柳要加鹽和醬油,現在加泡菜蘿蔔條,吃起來別有風味。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