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以後,晝夜溫差加大,心血管疾病也多發了起來。說到心血管病的預防,浙江省著名中醫心血管病專家、中成藥「黃芪生脈飲」的研創者俞惠生教授,有自己的一套秘訣,下面小編就分享給大家。
麥冬加黃芪 補氣提高免疫力
作為中成藥「黃芪生脈飲」的研發者,俞教授說,黃芪生脈飲主要有四味藥材——黃芪、黨參、麥冬、五味子,都是補心氣、養心陰的藥材。
對普通人來說,日常的補氣茶飲可有效增加免疫力。
他建議,黃芪和麥冬,兩者根據二比一的分量,煮水之後,可作茶飲。
「黃芪具有補氣固表、生肌的功效;而麥冬有養陰生津、潤肺的功效,兩者一同煮制,適合大多數人群。」俞教授說。
但莖塊類的藥材,即便是做茶飲,也有做法的講究。
「黃芪和麥冬,這兩味藥材,我並不建議用溫水來泡,因為塊莖類的藥材,用溫水泡,藥性難以發揮出來,所以建議用清水把藥材洗凈,然後取專用無油的器皿,注滿水,小火煮半個小時。」
進入冬季,很多人都把水杯換成了保溫杯,裡面放枸杞或者其他花茶,對此俞教授認為,如果是藥材或茶類,建議還是使用瓷或者玻璃等材質,更為妥當。
預防心腦血管病 管住嘴控「三高」
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因此,生活中預防老年病,控「三高」非常關鍵。
俞教授說,從中醫調理的角度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節制飲食,合理膳食。三餐要規律、合理,日常生活中少吃高蛋白、高糖、高脂肪食物,儘量戒菸戒酒。
另一方面,在中藥調理時,以疏補並舉,以「疏」為治,活血通絡,「補」乃調補氣血臟腑陰陽。
「其實我胃口蠻好,和你們年輕人一樣好,但不能多吃,一定要葷素搭配。不管豬肉還是牛肉,肉不能多吃,但也不能全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還是必須的。」
俞教授說自己沒有大補,一天三餐飯,菸酒不沾,一杯綠茶足矣。
每天走路2小時 早鍛鍊戴帽子
除了葷素搭配得當之外,俞教授重點提到了每日的鍛鍊。
「對心血管病人來說,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鍊,有利於心肺功能和活化血管。」
年輕那會,俞教授身手矯健,踢足球、打桌球都很擅長。
「但年紀大了以後,這些較為激烈的運動,還有會損傷膝蓋的運動,我都不做了,改為每天走路。速度不快不慢。」
俞教授每天都走路上下班,早上太陽出來了,溫度適宜,走路強度正適宜,就是一種蠻好的鍛鍊。
現在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都謹遵醫囑,堅持鍛鍊。但俞教授說他們都忽略了一點,「秋冬清早去鍛鍊,室內外溫差大,容易發生心梗或腦血管意外。所以一定要戴好帽子,做好保溫措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3883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