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踩的野草,可以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崖爬藤 常綠或半常綠木質藤本。小枝稍有棱,被柔毛;卷鬚有數個分枝,頂端有吸盤。掌狀複葉互生;總葉柄長7-11cm,被柔毛,有苞片;小葉通常5,有時3,中間小葉菱狀倒卵形,長1.5-4.5cm,寬1-3.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側生小葉常偏斜,基部常不對稱,兩面無毛,邊緣有稀疏的具尖頭的小鋸齒,上面綠色,下面帶粉白色或銹色。
花單性,傘形花序長約2cm;花小,黃綠色;花梗長0.5-1cm,有毛;花萼小,近無齒,淺碟狀;花瓣4,卵形,長約3mm,頂端具極短的角;雄花有雄蕊4,與花瓣對生,花藥近圓形,花盤貼於子房基部,不顯著;雌花子房無毛,寬圓錐狀,柱頭4裂。果序長達6cm,漿果球形或倒卵形,長5-7mm,熟時黑紫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狀】藤莖細長,節間較長,葉紫紅色,略肉質。根少。以根入葯尤佳。
【性味】辛;溫
【歸經】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流注痰核;癰瘡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麻油調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3628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