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浙江美女留學生患腸癌,年輕人們還不吃蔬菜嗎?

浙江女孩小嫚靠在靠窗的病床上,大眼睛,膚色很白,即使穿著睡衣,氣質一點不輸雜誌上的潮流女孩。上周,小嫚剛過了28歲生日,一紙「腸癌」的診斷書卻殘酷地打破了她國外求學夢。因為發現得晚,腫瘤已穿透了她的腸壁,與動脈連在了一起。

在來省中醫院確診前,小嫚在澳洲邊留學邊打工。「我吃完東西就胃痛,然後痛感慢慢轉移到下面,絞著痛。」小嫚說,澳洲的醫生給她開了腸鏡胃鏡的檢查單,但都要等3個月以上,她肚子痛起來掛急診,醫生就給她打嗎啡,男友嚇壞了,怕嗎啡上癮,也怕拖下去被誤診,於是趕緊打飛的回國看病了。

是不是在澳洲留學太辛苦了?學業壓力大?醫生試圖幫助小嫚找到一點生病的原因。但小嫚搖頭。

在那邊讀研究生,不用考試,只要寫論文就好,這對我來說,不算難。說起打工,小嫚的眼睛有點放光,打工其實不累,我的兼職工作是在墨爾本的一家賭場發牌,很開心的。賭場是在6星級酒店樓上,我的薪水是1小時30澳元,而且贏家都會給小費,日子還是挺輕鬆的。

小嫚想一想說:「我吃飯習慣不太好,不吃蔬菜,幾乎只吃肉和海鮮。麵食不吃,蘋果之類的水果也不吃,只吃一些帶『莓』字的水果,比如草莓啊藍莓什麼的。從小到大就這樣。」小嫚說。

我幾乎不相信地看了看小嫚的媽媽。媽媽說,這大概是天生的,小嫚只有幾個月大時,媽媽把小蝦剝殼放她嘴巴上,她就吃進去,而放一小片蔬菜在她嘴巴上,她就一直不動。出國以後,小嫚的飲食靠外賣,有時候吃乳鴿,有時候吃海鮮。男朋友幫她想出了個折中辦法:買個料理機,把蔬菜、水果都放進去做成糊狀,在微波爐裡面「叮」一下,然後全部喝進去。

省中醫院腫瘤科主任郭勇認為:腸癌發生與飲食習慣關係密切,小嫚就是因為飲食結構單一,吃得太精細,纖維攝入過少,才導致癌毒素沒能及時排出體外,所以這麼年輕就患上了消化道腫瘤。

目前治療方案是,口服化療藥物,搭配中藥治療,增加體重、抵抗力的同時,再進行手術切除。

很少有人會想到,年輕人患腸癌的越來越多。因此近年來不斷有30歲以下的年輕人,其長期腹痛、大便出血被誤認為是情緒緊張、痔瘡或蛔蟲病所致,在長期的漏診中,年輕的腸癌患者,尤其是大中學生,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當確診時已是晚期。

日前召開的大腸癌專題論壇上,年輕人患腸癌的比例正在直線上升,目前已占腸癌患者的近10%,因此愛吃肉、不吃蔬菜的肥胖大中學生等高危人群尤其要警惕。

國內生活水準的提高,青少年肥胖成為影響他們身體健康的一項重大隱患。對肉食的偏愛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的產生。抗癌衛士app的腫瘤醫生提醒大家由於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多食高脂肪、高蛋白食品,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吃得較少,特別是一些年輕男子,往往只吃肉,導致消化負擔加重,毒素沉澱在大腸內膜上,最終長成腫瘤或先形成息肉然後發生癌變。

年輕的大腸癌患者病情常常因為認識存在誤區而被延誤,最後到救治時,一般都已經到了中晚期。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合理,水果蔬菜肉食搭配合理食用,避免腸癌的發生。

關於腸癌的飲食食譜你可以詢問一下抗癌管家,下載抗癌衛士app就可以各種抗癌明星大神親密交流、溝通,如果你也在尋找抗癌抱團取暖的圈子和群體的話,就來抗癌衛士吧,抗癌衛士將是你最好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311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