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1
文/楊大羽
62歲的蔡女士(化名)3個月前不小心跌坐地上,當時還可自行起身行走,但之後就出現腰、屁股及小腿後側的疼痛症狀,但她吃止痛藥仍無效,後來作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是薦髂關節鬆脫,經植入固定閂後,疼痛才獲得改善。
薦髂關節指的是臀部上方類似酒窩的凹陷部位,左右各一,此關節雖只有3-5度的活動度,但扮演著活動及步行過程中,上半身與下肢壓力分散的重要角色,如同蓋大樓要把地基打好的道理一樣,底盤穩固了才能承受大樓的壓力。
因此,當薦髂關節鬆脫,其活動度降低了,病人起初或許只是單純的局部疼痛,但日子一久,全身壓力無法藉此關節適當分散,就可能引發腰椎、髖關節、膝關節的提早退化及疼痛。
跌坐會直接造成骨盆的扭轉錯位,並間接拉扯胝椎與腰椎關節移位。蔡女士幾年前腰椎動過手術,這次又不小心跌坐地上,薦髂關節出現嚴重鬆脫錯位,活動得靠輪椅,甚至連輪椅都快坐不住。
薦髂關節固定的方法,傳統手術是打骨釘穩住,近來則可以三支鈦合金的固定閂,以微創的方法植入,3點固定避免移位,薦髂關節穩定後,也加強了骨盆腔的穩定功能及改善因鬆脫導致的疼痛。
一般而言,年紀大、脊椎側彎者較有薦髂關節鬆脫錯位的問題,生育過的女性罹患率也比男性多。
老年人由於年高體弱、肥胖,使薦髂關節負重增加,韌帶鬆弛,再加上腰薦、薦髂關節的退化等原因,在某種誘因作用,例如過度提重物、跌倒、碰撞,就容易發生關節錯位。
而生育過的女性,孕期時因黃體素的分泌及體重增加使韌帶鬆弛,重力向前傾等,當薦髂關節的活動度增加,穩定性減弱,此時受到輕微的扭轉、牽拉等外力或分娩,就易引起薦髂關節鬆脫、錯位、損傷。
平日規律運動 避免搬重物
提醒民眾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避免摔倒、跌坐、腳踩空及彎腰搬重物、習慣性單腳站立,減少薦髂關節的損傷。
對於薦髂關節的鬆脫、錯位致腰部、臀部、下肢等部位的疼痛,在一般物理、藥物等治療無效後,建議病人可諮詢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固定的可行性。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薦髂關節鬆脫以3根固定閂穩定,疼痛症狀獲得改善。(照片提供/楊大羽)
薦髂關節鬆脫致屁股疼痛,連輪椅都快坐不住;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楊大羽)
薦髂關節指的是臀部上方類似酒窩的凹陷部位,左右各一。(照片提供/楊大羽)
相關關鍵字:
健康醫療
快加入!新聞送上來!
iOS
Android
LINE加入好友
治甲狀腺結節 微創手術不留疤
《謠言終結站》蘿蔔不能紅白配? 假的啦
Miu Lady大型裝置藝術 花花自信駕馭
冬被沒洗就蓋 童罹急性蕁麻疹
是癌不是痣》皮膚基底細胞癌 早治療效果好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醫病》子宮頸癌盛行率高 終身1性伴侶仍有5成感染機率
醫病》肺癌發現多晚期 沒抽菸女性患者也危險
醫病》中研院發現關鍵抗體 可望治癒紅斑性狼瘡
醫病》怕拔智齒腫痛?銀離子玻尿酸成臨床牙醫新選擇
醫病》別讓自己不開心 當心「心碎症候群」找上門
狂嗑冰品 女童濕疹大爆發
食安》拒絕芬普尼「毒蛋」 營養師這樣建議
醫訊》心臟節律器延長壽命? 醫師:無研究證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2402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