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過節,親友聚會,都免不了喝上兩杯,推杯換盞後,不免面若桃花,開始飄飄欲仙。喝酒喝到臉紅時,小心這是你的肝臟在求救了!
「肝解酒」和「腎解酒」的說法
「沒事沒事,喝通了就好了,這是腎解酒,千杯不醉,滿上~~~~」,這其實是作死的節奏。
酒精(乙醇)在任何人體內都是由肝臟代謝絕大部分(90%),「肝解酒」的說法符合所有人,無一例外,而剩下的10%,一部分通過呼吸揮發掉,只有極少量酒精未經代謝,以原形通過腎臟排除,所謂「腎解酒」。其實腎並不解酒,只是極少量酒精通過腎臟排出了,但僅僅只占進入體內酒精總量的2%-10%。
為什麼有人喝酒容易臉紅?
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後,主要由兩種酶代謝、分解掉。為了便於理解,將酒精在體內代謝過程看作是汽車過兩個紅綠燈路口。
汽車(酒精)進入道路(體內)後,遇到第一個紅綠燈(第一種酶—乙醇脫氫酶),這個路口紅燈時間短,綠燈時間長,幾乎不用等待就可以通過,然後遇到第二個紅綠燈(第二種酶—乙醛脫氫酶),但是第二個路口紅燈時間長,綠燈時間短,通過緩慢。
一旦遇到早高峰、晚高峰(大量飲酒)時,大量汽車通過第一個路口,但是在第二個路口形成大量擁堵,超過道路承載能力,於是就出現了「臉紅」。
這第二個路口的紅綠燈就是我們體內的「乙醛脫氫酶」。這種酶的數量因人而異,大量飲酒會導致體內乙醛增加過快,大大超過了酶的代謝速度,導致乙醛蓄積,而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會引起臉色泛紅甚至身上皮膚潮紅等現象。
所以喝酒喝到臉紅時,其實就是體內乙醛超量了,身體發出的信號。
乙醛的危害
乙醛在肝臟中代謝成乙醛,大量乙醛蓄積在肝臟中,使肝細胞線粒體受損,使其分解脂肪酸功能下降,出現脂肪肝。乙醛進入血液後,代謝成超氧化物,引起脂質過氧化,使肝細胞老化、退變。
乙醛還可與蛋白結合,刺激肝組織纖維形成和誘導免疫應答,激活肝硬化病理過程。
乙醛還能破壞肝細胞內酶的活性,使自由基蓄積,破壞超氧化物歧化酶,導致脂質過氧化,引起肝細胞DNA裂解,導致肝臟病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112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