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剛立冬,別急著「大補」,眼下這兩味食療更滋養

Wong Si ...| 2017-11-11| 檢舉

「冬季進補,來年打虎」。每年立冬一到,不少街坊就會忙著進補。治未病專家提醒說,嶺南向來多濕熱,嶺南人脾胃多虛,而這個時節的廣州還真談不上冷,調補仍宜以健脾潤燥養陰為主。

另外,秋冬交替時節,早晚溫差大,體弱畏寒的人群除了要適當添衣物,晚上還可以適當泡腳,改善血液循環、利於睡眠。

立冬開始「大補」?太早了!

冬至前後才是進補最好時機

「眼下廣州還談不上寒冷,只是早晚溫差比較大,不適宜開始大量進補或是吃大補的藥膳。」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瑞芳提醒,雖然已屆立冬,但近期廣州的最低氣溫還在20℃左右。在這個秋冬交替的時節,老人、特別是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對自然界的變化都適應得比較慢,比較容易出現失眠或者感冒,甚至誘發、加重舊病,順應時節變化調節飲食起居以防病,比進補更重要。

「有些市民現在就盲目地將高麗參、鹿茸等大補的藥材拿出來吃,我覺得太早了。」她認為,在廣州,冬季進補最好的時機應該是在冬至前後,這段時間南方的氣溫也相對比較低、比較穩定了,人體也適應了逐漸變冷的自然界,再有針對性地進補更適合。

入冬進補先調理好脾胃

煲淮山粥、花膠湯試試

「廣州地處嶺南,向來比較濕熱,脾胃虛的人比較多。才剛立冬,如果想要補,我建議還是以健脾胃為主。」陳瑞芳說,需要進補甚至大補的人,更應該在天氣還未真正冷起來之前,先調理好脾胃,為接下來進一步調補「打好底子」。而在她看來,廣州一般不到大雪節氣還真談不上冷。所以,眼下高麗參、鹿茸這些大補之物還是先收好,別盲目亂吃。

「這個時節還是應適當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淮山。」陳瑞芳介紹說,淮山是健脾益氣、藥食兩用的食材,它的性味比較平和,適合大多數人食用,日常可用它來煲粥或者燉湯。

淮山粥

材料:鮮淮山150克,大米適量。

做法:將鮮淮山洗凈切塊,大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清水,大火沸騰後改小火煲至爛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適合大多數人食用。

另外,對於熬夜多、覺得「燥火旺」的人群,她推薦可適當用花膠來燉湯滋陰潤燥,可試試花膠燉雞食療:

花膠燉雞

材料:花膠100克,雞200克,瘦肉100克,瑤柱30克,薑汁適量。

做法:花膠浸泡,大約24小時後用開水過一下,切成絲狀,與雞肉、瘦肉、瑤柱同放燜燒鍋內,加入薑汁,小火煎煮20分鐘後慢火燉3小時,再用中火煎煮一下,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此湯有滋陰固腎的作用,適合於陰虛體質人群。

怕冷睡不好

試試泡泡腳

「人老腳先衰」,這個時節養生保健,也可從腳下做起。特別是對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病的老病號,一入冬天又特別怕冷的,晚上可通過適當泡腳改善血液循環,有利於睡眠。

除了簡單地用熱水泡腳,也可用視個人身體需要,用些中藥材煮水。她支招,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像高血壓或者糖尿病又正在服用中藥的,可以將煮過的中藥再翻渣煮水用於泡腳,一舉兩得,也不浪費錢。

「沐足方的配伍可以因人而異,比如比較怕冷的人可以選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材,促進氣血循環。」她給出兩個簡易沐足方,畏寒或睡不安穩的街坊可以試試看:

溫經散寒沐足方:

桂枝20克,雞血籐30克,細辛6克,當歸15克。

養肝血安心神沐足方:

川芎30克,熟棗仁30克,夜交籐30克,知母15克,甘草6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101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