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年輕化 平均1小時奪1命 | 健康 - Yahoo奇摩行動版

新奇| 2017-11-11| 檢舉

 40歲以上患者 4至6成未妥善控制

 同時,醫界調查發現,國內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有4至6成未妥善控制糖化血色素、血壓及低密度膽固醇等,甚至未做腎功能檢查等。醫師提醒,糖尿病預防控制血糖很重要,除了飲食均衡、多運動外,確實「控糖」,把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應介於4.3至5.6之間),才可保有健康。

 最可怕的就是併發症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恆指出,最可怕的就是併發症,不少病友誤認為血糖稍微高一點,不痛不癢,等到併發症出現才控制,已很難回到原點。因為高濃度血糖流竄於血管,不僅破壞血管壁,引發血管病變,與常見「三大三小」併發症,還有牙周病等問題;傷口不易癒合,造成反覆感染或截肢。

 糖尿病不僅為國人10大死因的常客,平均每小時奪走1人性命。主因在於不良的生活型態,讓糖尿病橫行。其中,成人肥胖率高達4成3、近8成的15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不足,罹病危機四伏。

 第二型糖尿病人數激增

 健保署統計,國內第一、二型糖尿病確診人數近138萬人,罹病人數成長,大多來自第二型糖尿病人數激增。第二型糖尿病成因除遺傳基因外,主要是不良生活型態,包括攝取高熱量或高糖分飲食、肥胖、缺乏運動等,難題更在於「糖尿病年輕化」。從健保署統計顯示,國內20歲以下的第二型糖尿病患人數較10年前增加1成1,20至40歲者則增加3成2。當年輕罹病時,就要與疾病長期抗戰,若未控制好血糖,併發症可能提早在20多歲的人生黃金階段出現,年輕病友無法在職場衝刺,甚至需要家人照護。

 兒童肥胖 增加罹病風險

 衛福部強調,引發糖尿病年輕化的原因之一,在於兒童肥胖。國內每3名國小學童,就有1名過重或肥胖,增加罹病風險。因此,兒童肥胖已不是美觀問題,而是健康問題,值得家長與校園共同面對,並從生活飲食與教育觀念著手。最佳良方仍在於是「高危險群要每年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控制」。

民眾若能了解糖尿病相關預防知識、每日測量血糖,以預防或延緩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本報資料照片)

第二型糖尿病成因主要是不良生活型態,包括攝取高熱量飲食、肥胖、缺乏運動等,致使「糖尿病年輕化」。(本報資料照片)

糖尿病預防控制血糖很重要,從生活中飲食均衡也是重點做法。(本報資料照片)

資料來源:國健署提供、記者吳典叡整理 製表:編輯鍾宜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101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