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呢?正常的話應該是憧憬著美好的大學生活,去認識更多朋友,學習更多知識,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拚搏著。但這些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對於18歲的小磊(化名)卻不再那麼容易做到。
曾經的熱血少年小磊,現在大部分的時候都在醫院裡度過,接受並進行著各種治療,包括每周三次的透析。對於他最好的消息就是由於年輕,身體情況恢復不錯,可以回家治療了。
為什麼這種老年性的疾病卻突然降臨到年輕的孩子身上?
經過與家屬溝通了解,家族中沒有得過腎病的人,近親中也沒有過。他媽媽還說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比較愛玩,平時沒事就約著同學出去吃飯、玩遊戲,經常晚上很晚才回來。我和他爸爸工作忙沒那麼多時間管他。孩子說難受這才帶著他來醫院檢查。
慢性腎臟病的發病機制複雜,除少部分人是因為先天缺陷外,大部分人是由於後天中的一些影響因素引起的體內免疫系統紊亂導致的。
後天因素對於腎臟的損害或許是「致命」的
一方面很多人都容易忽視一些傷腎的行為,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腎臟功能的損害。比如久坐不動,長期熬夜,飲食不節制都無形中加重腎臟負擔。患者小磊基本上都存在這些情況,而且由於年紀小,還處於長身體階段,抵抗力和腎臟排泄能力相比成年人來說都較低。更易成為腎臟病的「攻擊目標」。
另一方面,對於腎臟病的不了解及症狀的不在意,也是導致部分患者一檢查就是尿毒症了。
雖然每十個人中大概就有一位腎病患者,但是發展到尿毒症的患者也不到10%。因此,我們只要及時發現,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大部分是不會發展到尿毒症的。
日常生活中關於預防腎臟病可分為三級:
一是預腎臟病的發生。
遠離傷腎行為,除了上面說到的,還有亂用腎毒性藥物,高蛋白、高鹽飲食,經常憋尿,喝水少等也會讓你的腎苦不堪言;多了解腎病知識,了解早期症狀,如食欲不振、噁心、異常疲勞、血尿、蛋白尿等。
二是早診斷早治療。
任何疾病都應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尤其是腎臟病,90%的腎炎患者在早期發展後都有治癒的可能。但如果發現的晚,已經出現了腎功能實質損害,一般是很難完全修復的。
三是自我管理,定期複查
在治病過程中,尤其是在院外,患者應該學會自我管理,包括在飲食、用藥等方面,有情況及時與醫生溝通,定期複查才是保證病情不會持續發展的關鍵。
生活中很多傷腎行為我們是可以避免的,腎臟病沒有那麼可怕,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如果你有腎病問題想要諮詢,點擊「了解更多」!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