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食物,竟能治五種常見病,效果堪比吃藥!
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時, 先想到的就是去看醫生開藥, 其實在中醫上有很多食物都屬於藥食兩用, 既是食物, 也有很多療效。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哪些症狀食療效果更好。
脾胃虛弱, 腹瀉, 陰虛引起的咳喘——山藥
山藥色白入肺, 所以山藥補肺, 平喘止咳, 味甘入脾, 健脾養胃。
食療方:山藥、蓮子肉、薏米、芡實各100克煮熟磨成粉, 加雞蛋熬膏。
這個食療方子本身味道很好, 可以當零食吃, 每天一兩勺子, 給脾胃虛弱的人服用, 久而久之, 「脾」氣會越來越足。
注意:山藥雖好, 但平時大便乾燥的人就不要吃了, 因為山藥本身具有固澀的作用, 大便乾澀的人服用會導致便秘。
積食不消化——雞內金
雞內金, 雞胗內的一層薄薄的金黃小皮。 曬乾了, 叫生雞內金。 藥房裡拿它加了醋炒, 叫炒雞內金。 後者比前者消食化積的能力更勝一籌。
食療方:20克雞內金, 20克白術, 熬水, 服用。 這個方子, 可以消除積食, 使腸胃順暢。
食療專家陳允斌老師還介紹過一種雞內金的吃法:雞內金蒸雞蛋。
製作方法:
把雞蛋儘量打散, 打得越均勻越好;
往打好的雞蛋里加兩倍的米湯, 放一點點香油和鹽, 再放一勺雞內金;
把材料上鍋, 用中火蒸, 水開以後, 再蒸35分鐘關火就行了。
慢性咽炎——石斛
慢性咽炎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散性炎症。 以咽部不適、咽痛、咽幹、咽部異物為主要症狀。 多由陰虛或過食煎炸之品耗傷陰液, 虛火上炎所致。 主要以滋陰清熱為主, 石斛就是滋陰很好的食材。
食療方: 石斛15克, 麥冬10克, 綠茶葉5克。
製法: 將石斛、麥冬和綠茶一併放入茶杯內, 開水泡茶。
功效: 養陰清熱, 生津利咽。
用法: 每日1劑, 代茶頻飲。
口腔潰瘍——蘿蔔
口腔潰瘍, 主要因情志過激, 鬱而化火, 心火上炎;或久病火熱灼傷陰津, 從而發病。 臨床常見心火亢盛、陰虛火旺兩種證型。 蘿蔔和蓮藕有很好的清熱作用, 下面這個食方可以參考:
【鮮藕蘿蔔飲】
配方: 生蘿蔔半個, 鮮藕200克。
製法: 上二者搗爛絞取汁液。
功效: 清熱除煩, 生津止渴。
用法: 含漱。 每天數次, 連用3日。
氣血不足, 疲累乏力, 面色無光, 失眠多夢——龍眼
氣血不足的人, 估計10個有5個, 症狀基本就是常見的亞健康症狀:
經常昏昏欲睡, 打不起精神;
面色無光澤, 不紅潤, 乾燥暗淡;
四肢乏力, 容易疲累, 懶得動彈;
失眠多夢, 怎麼睡感覺都睡不夠, 怕冷;
有時候會心悸心慌, 頭暈腦脹, 突然站起來的時候會眼前一黑。
龍眼肉雖然是食品, 但是在中醫裡面卻是一味藥, 竟然有很多功效, 有時甚至可以力挽狂瀾, 尤其是在女性養血方面, 在女性血虛得嚴重, 一般藥物無法見效的情況下, 龍眼肉有著大家想不到的作用。
而補氣血最好的吃法, 是做成玉靈膏, 這個方子被稱為「代參膏」, 出自清代名醫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
大補氣血, 力勝參芪。 著名中醫專家羅大倫博士也在曾在《百家講壇》推薦過次方:
食療方:龍眼肉300克, 西洋參粉30克, 白糖30克。 (龍眼肉補血, 西洋參補氣, 白糖調味)
做法:將龍眼肉切碎, 與西洋參粉、白糖攪拌均勻, 放入燉盅, 隔水蒸。
王孟英說「日日於飯鍋上蒸之, 蒸到百次」, 這樣算下來時間至少40小時。 因為龍眼性燥熱, 如果耐性不好, 時間蒸得短, 吃了容易上火。 蒸好後裝罐, 冰箱保存。
用法:每天一調羹, 開水沖服。
如果覺得買材料自己蒸那麼久麻煩的話,可以買做好的食用,介紹一位醫師自己手工做的,大家可以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進店瞭解詳情和評論,有什麼健康問題也可以諮詢醫師:
開水沖服。
如果覺得買材料自己蒸那麼久麻煩的話,可以買做好的食用,介紹一位醫師自己手工做的,大家可以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進店瞭解詳情和評論,有什麼健康問題也可以諮詢醫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