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水果飯前吃還是飯後吃?看完不再糾結!

Wong Si ...| 2017-10-13| 檢舉

現在每個人都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水果成了日常食品,但是水果到底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如何吃才最健康呢?不急,本文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解決四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吃水果的四大疑問:

疑問一:飯前不能吃水果,影響消化吸收?

真相:飯前半小時吃水果能夠增加飽腹感,但不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能在體內迅速轉化為葡萄糖而被身體吸收。再加上水果中的粗纖維能給胃一種「飽脹」的感覺,從而降低食慾,讓我們不至於「暴飲暴食」。

疑問二:飯後不能吃水果,會在胃裡發酵腐爛?

真相:飯後1小時吃水果最合適。

飯後馬上吃水果,消化慢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會影響消化快的水果,有可能導致胃腸脹氣等症狀,尤其是腸胃不太好的人,建議飯後1小時再吃水果。

疑問三:空腹不能吃水果,會胃痛?

真相:因人而異,胃酸過多、消化不好的人不宜空腹吃水果。

如果消化功能強勁,胃酸分泌正常,空腹吃水果完全沒問題。倘若消化功能不好,胃酸分泌過多,甚至有胃腸道疾病,就不要空腹吃水果,尤其是山楂、楊梅這些酸味較重的水果,會讓本就「偏酸」的胃部雪上加霜。

疑問四:都說「水果上午金,下午銀,晚上是土」是真的嗎?

真相:吸收水果的營養和時間無關,不一樣的其實是水果的功效。

人對水果消化吸收的能力主要與消化液的分泌狀況和胃腸蠕動能力有關,和時間沒有直接聯繫。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只要腸胃功能正常,對水果的吸收其實沒有區別。但是,不同的水果功效不同,為了追求不同的功效,可以選擇在更合適的時間吃不同水果。

那麼,究竟什麼時間該吃什麼樣的水果呢?小編給大家整理出了正確吃不同水果的時間,根據這個時間的狀態變化來吃水果,保健作用會大大提高。

正確吃水果的時間

一、早晨:酸性小、吸收好

早晨,人體對營養吸收快、利用率高,可選擇香蕉、葡萄、梨子、橙子、芒果等水果,對胃腸道刺激性低。

二、午飯前:提升飽腹感

午飯前,人體處於飢餓狀態,避免進食過快、過多;可選擇蘋果、柚子、西瓜、桃子等水果,可以提升飽腹感,控制主食攝入量。

三、午飯後:促進消化

午飯後,不宜立刻吃水果,應在飯後1小時;可選擇一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檸檬、番茄、菠蘿、獼猴桃等,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四、下午2-3點:改善疲乏

下午2-3點人體處於疲倦、睏乏狀態,此時吃香蕉、西瓜、柑橘、蘋果、櫻桃、紅棗等水果,能改善疲倦、睏乏等現象。

五、睡前:安神、促進睡眠

睡前宜吃易消化的水果,而是選擇如桂圓、紅棗、橘子、柚子等這些一些助消化、安眠、緩解精神緊張的水果。

吃水果遵循五大原則

一、不單一,促進營養均衡

健康飲食有一個標準就是食物多樣化,不同水果富含的營養元素不同,吃得「雜」一點,能獲取更多的營養,並且能促進營養平衡。

二、不多吃,防止糖分攝入過多

雖然水果是生活必需品,但是水果吃多了,攝入過多的糖分易導致血糖升高,同時會引起蛋白質缺乏;所以適量攝入為佳。

三、爛掉的水果不要吃,防止中毒

很多人會把水果爛掉部分切掉,吃沒爛掉的地方;其實每爛掉的地方也含毒素,不僅營養會下降,還可能引起頭暈、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

四、吃完水果要漱口,保護牙齒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吃過水果不刷牙漱口,容易危害牙齒和口腔黏膜健康。

五、病從口入,避免菜刀和水果刀混用

菜刀經常接觸生肉、蔬菜,如果混用會將寄生蟲或細菌帶到水果上。

附吃水果小貼士:喝果汁不等於吃水果

喝果汁哪怕是自己家裡鮮榨的果汁,和直接吃水果的功效並不一樣。

鮮榨果汁營養素流失更多

許多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C,但維生素C容易流失,不管是受熱或是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都會遭到破壞,榨好的新鮮果汁若沒有馬上喝掉,與空氣接觸的時間越長,越容易被氧化,營養素流失的量越多。

鮮榨果汁補充熱量額外高

以一杯500毫升現榨柳橙汁為例,要榨出500毫升的柳橙汁約需要5~6顆橙子,相當於5~6份水果。若每顆橙子的熱量以45卡計算,喝一杯500毫升的橙子汁,就多攝取了270卡的熱量,相當於多吃了一碗飯。而且在鮮榨果汁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額外加入蔗糖來調味,這也增加了熱量的攝入。

而且濾掉渣的果汁,營養價值又大大扣分,因為大部分的膳食纖維都在被濾掉的渣中,剩下來的只有糖分,若天天喝一杯濾渣果汁,喝進肚的就只有熱量。因此,喝果汁最好不要濾渣。如果要吃水果,建議不喝果汁,而選擇直接吃生水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738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