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又名地栗、烏芋、馬蹄等,是生津清熱的美食佳品,藥用功效也很多。
荸薺可以化包塊(現在叫腫瘤),這是高級公共營養師陳允斌的外曾祖父多年行醫傳下來的秘方。後來陳允斌媽媽(下文簡稱「陳媽媽」)用這個方法治癒了一個肺癌患者,確認了荸薺對於惡性腫瘤同樣有效。
陳允斌是中醫世家,現為高級公共營養師,也是知名的人氣食療養生作家。圖為陳允斌參加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節目。
荸薺戰勝腫瘤的案例
七十年代初期,陳媽媽的一位同事被某軍醫院確診為肺癌晚期,並做了手術切除。當時這個人整個面部都脫形了,誰看了都認為此人快不行了。大夫也明確地說,他活不過半年。醫院認為沒有繼續治療的必要,勸他回家了。
回家後,這位同事不死心,就用陳媽媽給他開的藥方,每天大量地吃荸薺,輔以中藥湯劑調理,竟然奇蹟般地好轉了。
二十多年以後,陳媽媽偶然遇到他的兒子,問及其父健康狀況。他兒子笑著答道,我父親身體很好,而且越活越年輕了,現在家裡的活還搶著干呢。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位同事是一個生性非常樂觀的人,堅信自己能夠治癒,沒有放棄治療,所以才能創造這個奇蹟。
荸薺是冬春盛行的時令果蔬,除口感好清潤作用強外,馬蹄是抗癌佳品。
荸薺消除腫瘤的醫學根據
荸薺消積的作用非常強。中醫所說的「積」,指的是堆積在人體內的成形的代謝廢物。這種廢物如果堵塞經脈,就會在皮下產生結節,比如乳腺增生。如果瘀積在內臟,輕者就會形成各種息肉、囊腫,重者就變成腫瘤了。
中醫認為荸薺性味甘寒,能清熱化痰、生津開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滋陰消腫。
林麗珠,主任醫師,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腫瘤科主任,全國中醫腫瘤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腫瘤科主任林麗珠教授介紹說,「現代醫學發現,馬蹄(即荸薺)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C、胡蘿蔔素、鈣、磷、鐵等,還含有一種叫荸薺英的抗癌物質,對常見的惡性腫瘤有一定防治作用,特別對肺部、食道、鼻咽和乳腺的癌腫更有益處。」
要注意,荸薺治腫瘤,主要是「泄」的作用,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攻邪」,即排毒祛邪。如此強力地攻邪,邪氣傷的同時正氣必然也會傷,所以要同時用一些「補」的藥物來養護腸胃,扶助正氣。
具體用什麼藥,一定要找醫生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判斷。人體的正氣是治病的根本,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荸薺防癌抗腫瘤食用方法
用荸薺治療腫瘤,帶皮生吃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由於需要大量地吃才有效,所以要各種吃法配合,以免吃傷腸胃。
可以把每天吃的荸薺分成三份,一份充分洗凈後帶皮生吃,一份削皮煮熟後燒菜吃,一份削皮榨汁代茶飲。
1、荸薺汁
做法:8顆荸薺榨成汁,稍稍加熱後每日服食。
功效:具有滋陰清熱、防治癌腫的作用,對食管癌、喉癌、肺癌、胃癌等常見惡性腫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當歸荸薺薏米粥
做法:當歸15克、荸薺30克、新鮮百合30克、薏米100克煲成粥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濕。適於出現咽喉腫痛、痰熱咳嗽、心煩口渴、大便燥結的腫瘤患者。
注意事項
1、孕婦不能吃生荸薺。
2、荸薺抗癌成分荸薺英不耐熱,用於抗癌消腫時不能久煎,宜壓榨成果汁稍稍加熱後服用最好。
3、荸薺性寒涼,是涼血的,適用於血熱、陰虛陽亢型的腫瘤病。如果是陽虛體質的人,那就不能用了。
真沒想到日常常見的荸薺竟然能對抗癌症腫瘤!別讓身邊的朋友們錯過這個好方法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715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