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是一種很好的飲食習慣,適量的攝入牛奶並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多餘的熱量負擔,只會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元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人群是不宜喝牛奶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1、乳糖不耐症人群。有些人群體內嚴重缺乏乳糖酶,但牛奶中含有較高的乳糖,需要人體通過消化道把乳糖酸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後才能被人體吸收。乳糖不耐症人群體內缺少乳糖分解酶,喝牛奶攝入乳糖後,未被消化的乳糖會直接進入大腸,刺激大腸蠕動加快,容易造成腹鳴、腹瀉等不良反應,對健康不利。
2、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有研究表明,牛奶比普通食物更能促進胃酸的分泌,從而加重和誘發消化道疾病。由此可知,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膽囊炎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最好不要喝牛奶,否則會使病情加重。
3、對牛奶過敏的人群。食物過敏是由於對食物蛋白不恰當的免疫應答而引起的不良反應,牛奶過敏人群實際上是對牛奶中的蛋白過敏。有些人在喝牛奶後會出現類似過敏的反應,如腹瀉、腹痛、哮喘、鼻炎、蕁麻疹等,此類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攝入其他蛋白食品。
4、缺鐵性貧血患者。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鈣,但人體攝入大量的鈣就會影響鐵的吸收,而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要補充大量的鐵,因此在治療期間最好不要喝牛奶。
5、經常接觸鉛的人群。牛奶中的乳糖會促使鉛在人體內吸收和蓄積,很容易造成鉛中毒,引起腹痛、腹瀉、頭暈、失眠、易疲勞等不良反應。因此,經常接觸鉛的人群不妨以喝酸牛奶替代,由於酸牛奶中乳糖極少,多已變成了乳酸,不會導致鉛中毒。
總之,喝牛奶雖然能補充營養,但也不適宜所有人,而且要科學飲用。值得提醒的是,牛奶的保質期越長,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就會越少,因此建議儘量選擇保質期短的鮮牛奶。
據營養專家介紹,成年人每日飲用500g左右的牛奶即可滿足每日所需維生素和鈣質的50%,早晚各飲用一次為宜,但不宜空腹喝奶。
此外,有些人認為牛奶加熱後飲用更有營養,實際上,二次高溫加熱會使牛奶中的部分營養流失,得不償失。
天天養生提供「喝牛奶也有講究 這些人不宜喝牛奶」閱讀,如果你很喜歡這些分享的「喝牛奶也有講究 這些人不宜喝牛奶」內容,希望你通過「喝牛奶也有講究 這些人不宜喝牛奶」,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鑰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