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話叫做「十人九胃」,簡單來說就是十個人里九個人都有胃部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胃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80%,中國的腸胃病患者約有1.2億。其實,多數胃部疾病都是由胃黏膜損傷造成的,如果它不斷受到包括胃酸、幽門螺桿菌、藥物、反流膽汁酸、刺激性食物等攻擊就容易受損,從而引發各種胃部疾病。
胃病的發生率很高,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也紛紛被胃病困擾,雖然沒有威脅生命,但是長期的胃痛、胃脹,並且反覆發生,實在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絕大多數患胃病的人還是因為飲食因素導致,平時不好好吃飯,常常是飢一頓飽一頓的,或者鍾愛冷食,胃再好也經受不住長期的折磨,固發病。當然,解鈴還須繫鈴人,飲食出的問題,還需要正確的飲食糾正。
天津92歲的劉爺爺不僅僅是一名中醫,更是一個養胃好手,據說他年輕時飽一頓餓一頓的拉下了胃不好的毛病,之後家裡富裕之後便潛心研究傳統醫學,在養生上有極高的造詣,據劉爺爺介紹,這「二吃一喝」的秘訣,養好了無數老胃病。
1、吃生薑
做法:用生薑10克,花椒粉3克,紅糖10克,同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鐘即可,一次喝完。
此食療方具有暖胃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其中生薑味辛性溫,擅長發散外寒,又能溫中止嘔,臨床多用於外感風寒嘔吐等症。花椒粉性味辛、熱,有溫中止痛等功效,臨床用於中焦寒盛、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此二味配伍,並佐以溫中暖胃的紅糖,對吹空調引起的胃寒不適非常有效。
2、吃大蒜田螺粥
材料:獨頭大蒜30克、田螺肉50克、粳米60克、鹽約3克
做法:將獨頭大蒜去皮,一切兩半;田螺肉洗凈,切成薄片;粳米淘洗乾淨。將粳米放入鍋內,放人大蒜,加入清水適量,置於火上燒到沸騰,再把田螺肉放入,加適量的鹽,用文火再煮三十分鐘即成。每日一次,每次吃粥一百克。正餐食用。
功能:解毒消腫,滋陰養胃。肝癌患者食用尤其有好處,對於肝癌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3、喝丁香茶
丁香茶,一般主要指丁香茶葉,從名字就可得知茶葉主要用丁香的葉子製作而成。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各山區,以長白山的品種最負盛名。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藥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本草新編》記載: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實治病無分彼此。味辛,氣溫,純陽,無毒。入腎、胃二經,又走太陰肺臟。止噫呃氣逆、翻胃嘔吐、霍亂,除心腹冷疼,暖腰膝,壯陽。
丁香茶性溫,本身有暖脾胃、行氣滯、解膩去臭之功,小至吃撐了、不消化、吃得太油膩,大到胃寒、呃逆均有奇效,可以說是「胃病剋星」。每日取3~5g茶葉反覆沖泡飲用即可。丁香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藥的量,該服用丁香茶養胃。
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其中,鞣質具收斂性,作用於胃腸道出血,潰瘍和水瀉等症,針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均有良好的療效。另外,齊墩果酸對於幽門螺旋桿菌、致病性真菌、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丁香茶葉中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胃腸相連,丁香茶在調理胃部的同時,給腸道也帶來大大的好處。據說,胃不好的人有一半以上都在喝這個。
通過手工採摘野生丁香葉,不破壞葉片形狀,通過多重曬乾不熏硫,充分乾燥後,可以入茶。丁香葉泡水後,湯色清亮,香氣濃,葉片鮮嫩如初,細薄如紙,營養更容易溢出。
中醫認為,每日一般取3~5g丁香茶葉泡茶喝,飯前飯後都可以喝,有效促進腸道蠕動,促使體內垃圾系統排出,緩解胃寒呃逆、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還有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腹痛、泄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尤其是孕婦害喜症狀。長期飲用保護腸胃,還能消除口臭,讓口氣持久清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5828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