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揉腹,讓我們百病不纏,為什麼不呢?

情感生活| 2017-09-30| 檢舉

揉腹為什麼能養生呢?

揉腹不斷,百病不犯,揉腹養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在唐代,孫思邀也以「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自己的益壽之道。肚臍(中醫稱神闕穴)本是人的先天供養通道,在任脈之卜,是唯一通達全身經絡的要穴,更是內家拳練習意守的丹田。從解剖學來說,肚臍下是腹腔和盆腔,還有最主要的神經節;從經絡學說上講,肚臍周圍有任脈、帶脈、沖脈等。所以說肚臍是最敏感、最能發揮療效的穴位,揉腹養生法也驗證了「腹部軟如綿,百病不來纏」之說。

真實案例

某老人今年72歲,是一名養生愛好者,由於長年堅持揉腹養生,身體一直很棒,頭痛、發熱、感冒之類的小病從不上身,也沒有中老年人常得的「三高」。剛開始,他揉腹時斷時續,後來嘗到了揉腹養生帶來的甜頭,便每日早晚堅持,終年不輟,有病治病,無病保健。

1、養元補氣

腹部走的大多是陰經,而小腹又是陰經相交接的部位,屬陰中之陰。陰性寒,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的效果。經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熱,不但能讓人體自動調集脂肪來禦寒,還能養元補氣、滋陰培陽。

2、揉腹防胃病

腹部的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正中線4寸,約五橫指處。按摩這個穴位對各種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臍裝著涼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氣衝心而感到的胸悶等都可以起到緩解作用,治療效果可以說是非常好。每天早、中、晚飯後各揉腹l次,每次約揉5分鐘,可達到輔助治療潰瘍病的目的。因為胃潰瘍病的發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經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過量分泌,防治潰瘍病。

3、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從而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4、睡前按揉有助睡眠

對於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在睡覺前按揉腹部,有助於入睡,防止失眠。對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腹者,生之本,故為百病之根,揉腹不但無病可防,而且臨床實踐證明,以按摩腹部為主的臟腑經絡按摩療法,對許多頑固性疾病如肺心病、肺氣肺、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炎、腎孟腎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所以,友們有事沒事揉揉腹部吧,揉腹也比較簡單,具體方法是:仰臥平躺,先用左手掌按住腹部,右掌疊於左手上,按順時針方向繞肚臍揉腹;再用右手掌上疊左手,逆時針方向揉次,按腹時適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適即可。

參考文獻

曹錫琴. 揉腹養生保健康[J]. 東方食療與保健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582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