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胃」,就是說十個人當中就有九個人有胃病。因為「人食五穀雜糧,孰能無病」。飲食入口,首先影響的就是胃。胃每天不停地?作,一日三餐,胃受納、腐熟、消化,將未消化完的食物傳送到腸。如果飲食不慎,吃的東西難以消化,或胃本身出了問題,不能正常消化食物,都會引發胃病。
1、香油炸薑片治胃病
做法:將鮮姜洗乾淨,切成薄片,帶濕放在純白糖里滾一下,再用筷子夾放在燒至六七分熱的香油鍋里,待薑片顏色變深,輕翻一下,又稍炸,出鍋,每次兩片,飯前趁熱吃。一天二至三閃,十天左右可見效,半個月可除根。
2、烤熟大棗泡水治胃寒
做法:用火將大棗烤熟,最好烤脆,每天早、中、晚三頓飯後,用一杯開水泡三四個,泡到水變紅色,大棗不太甜了喝下去。
3、丁香茶「胃病剋星」
丁香茶,一般主要指丁香茶葉,從名字就可得知茶葉主要用丁香的葉子製作而成。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各山區,以長白山的品種最負盛名。
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藥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丁香含有較多的揮髮油(丁香油),現代藥理實驗表明,丁香的揮髮油有抗潰瘍和抑制胃腸的推動作用,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等。
另外,齊墩果酸對於幽門螺旋桿菌、致病性真菌、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可作外用殺菌消炎,用丁香煎液塗擦患部,治頭癬、體癬、股癬、手癬等,有一定療效,可能減輕癢感。
通過手工採摘野生丁香葉,不破壞葉片形狀,通過多重曬乾不熏硫,充分乾燥後,可以入茶。丁香葉泡水後,湯色清亮,香氣濃,葉片鮮嫩如初,細薄如紙,營養更容易溢出。
丁香茶性溫,本身有暖脾胃、行氣滯、解膩去臭之功,小至吃撐了、不消化、吃得太油膩,大到胃寒、呃逆均有奇效,可以說是「胃病剋星」。據說,胃不好的人有一半以上都在喝這個……
胃腸相連,丁香茶在調理胃部的同時,給腸道也帶來大大的好處。丁香茶煎水服用,對幽門螺旋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丁香茶在調理腸胃上具有特別的功效,因此在過節或者大型聚餐後喝上一杯丁香茶,能減少噁心嘔吐,清除油膩,消除腹脹。好東西不要獨享,丁香茶還可以作為送禮佳品,給家人朋友送健康。
一次取1-2包,加入90度水350毫升悶泡5分鐘,可反覆沖泡3-4次飲用,每天建議2-3泡。飯前飯後都可以喝,有效促進腸道蠕動,促使體內垃圾系統排出,緩解胃寒呃逆、消化不良等症狀。長期飲用保護腸胃,還能消除口臭,讓口氣持久清新。
注意: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一次取1-2包,加入90度水350毫升悶泡5分鐘,可反覆沖泡3-4次飲用,每天建議2-3泡。飯前飯後都可以喝,有效促進腸道蠕動,促使體內垃圾系統排出,緩解胃寒呃逆、消化不良等症狀。長期飲用保護腸胃,還能消除口臭,讓口氣持久清新。
注意: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502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