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有學問,刮對了是刮痧,刮錯了可就是刮肉了!

Powder| 2017-09-20| 檢舉

刮痧有法,「刮痧」這個「痧」字也就是「痧症」,這種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於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

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刮痧療法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

刮痧具有活血化瘀、調理陰陽、舒筋通絡、行氣活血等作用,刮痧已經被更多的人們接受運用。

一、看顏色

1:紅色---代表血熱、血燥,身體容易引發炎症,易發脾氣。

2:紫紅---有寒氣進入體內,傷害內臟只在表層。

3:紫色---寒入內臟,容易出現如:胃寒,宮寒等現象。

4:紫黑---寒入脾心,準備生病。

5:黑色---重度寒氣滲入身體內臟,已經生病了。

二、觀區域

1、後頭勁項區

是反應頭部、頸部問題:若此區出現異型及壓痛點:表示可能頭痛,頸椎骨刺和增生、高血壓或咽炎等疾病發生。

2、脊椎區

代表睡眠,睡眠質量不好。

3、雙側肩背區

反應肩部問題:

、若此區出現壓點痛,如果有異狀,則有可能有頭痛、肩膀酸痛、落枕、手腳酸痛、易發酸澀、眼痛等諸症;

、如果出現紫色痧症,看是否有風濕或已經風濕了;

、如果大板經的肌肉過緊厚,有紅色帶點,一是:可能患有肩周炎,分開來說右肩出痧較重。二是說明伏案工作程度、職業病,左肩出痧說明用腦過度.

4、心肺區(胸椎1—5,6節)

反應呼吸問題:

、若此區出現壓痛、僵硬和紅點則有可能有感冒、胸悶、心肺功能不足等問題。

、心肺燥熱時:晚上易口渴,易乾咳;額頭易長斑痘,且額頭皮膚偏干;人易煩躁,嚴重時易出鼻血;舌頭較尖,舌體偏紅,亮顴骨易潮紅,手心潮熱,唇色偏紅,易自汗(即靜坐時都易出汗)

、心肺功能偏虛時額頭易有抬頭紋,偏干,唇色偏淡,宗氣不足,講話雖然用盡了力氣,仍然很小聲,容易氣喘,易得鼻炎,臉色蒼白,易盜汗(即晚上睡覺時偷偷出汗)

 

5:脾胃區(胸椎8,9—11,12節)

反應消化問題:

、若此區出現異狀,紫黑色或面壓點痛和痛腫處,腰背酸痛, 會因為肝功能不健全而引發的疾病。

、脾不好,眼圈是偏紫紅色的,偏虛時,皮膚暗淡無光澤,偏 虛時,臉色蒼白,無光,易鬆弛,嘴唇偏干,脫皮,口味淡 ,無味,人消瘦,身體較弱,易頭暈目眩。

、脾偏濕時,水濕運化不出去,瘀池在臉上,導致臉色偏黃, 易長眼袋,臉色出現暗瘡,酒糟鼻,上半身虛胖,舌有齒印 ,舌苔偏淡。

、胃不好時,黑眼圈是偏黑的,不消化,偏瘦,舌偏干,偏紅 ,黏,易口渴,當胃很差時,是沒有舌苔的.

6:肝膽區(胸椎5,6—8,9節)

反應排毒問題:若此區出現壓痛點、異點、僵硬塊、痛、腫脹和紫黑色,則有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腸胃脹氣,急慢性腸胃炎,腰痛。

7:腰腎區(12—腰5節)

反應內分泌問題:

、若此區出現壓點痛,僵硬,腫脹和紫黑色,則有可能出現膀胱炎、腎虛、腎臟功能失調、糖尿病、水腫、腰痛、尿頻、閃腰等疾病。

、雄性激素分泌過旺:嘴周易長痘,毛髮較粗,皮膚分泌油脂較多,脾氣較暴躁,易口渴,且五臟六腑都較熱。

、雌性激素分泌過旺時:嘴周皮膚相對比較黃,皮膚偏干,臉色也有點偏黃,無光澤,臉上或嘴周容易長斑,人易煩躁, 易得更年期綜合症.

8:臀部骶椎區

若此區出現肌膚顏色變烏黑,有酸痛,腫脹處,則有可能坐骨神經痛、月經不調、子宮炎等疾病.

9:肩胛手足區

若此區出現異型,壓點痛,腫痛,則有可能出現手足病、膝蓋酸痛、四肢脹痛、血管硬化。

三、看形狀

1:片狀——表淺,有問題只在表層。

2:小點——濕熱或寒濕,代表長時間的點滴累積而形成的,如果不排除,容易引起內風濕或關節炎。

3:中點——病理前兆。

4:大點——病灶反應。

 

5:水泡——風濕或內風濕已經形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448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