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天然抗生素,還是馬來族群的祛風藥~印度人莧

印度人莧

學名:Acalypba indica Linn

俗名:英文: Indian acalypha, Indian nettle, three-seeded mercury 。法文: Ricinelle des Indes, oreille de chatte, herbe chatte。淡米爾文: Kuppaimeni, 馬來名: Kucing Galak, Ceka Emas, Lis-Lis

別名:印度鐵莧、熱帶鐵莧菜、貓草、海蚌含珠

科名: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鐵莧屬(Acalypha )

分布:亞洲至非洲熱帶地區。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20-35cm,直立,全株被短柔毛,多分短側枝,向四周伸展。葉互生,柄長2- 3cm,葉卵形,長1.5-2.5cm,寬1-2cm,基部圓形,先端尖,葉的下半部全緣,上半部鋸齒緣,具明顯的3出脈,側脈2-3對。花腋生,雌雄同株,花梗長4-5cm。雄花球形,有時著生於花梗下端 有時在上端,雄蕊8枚。雌花具苞片,蚌殼形,先端齒裂,長約6mm,寬0.8-lcm,淡綠色,子房具剛 毛。花梗先端具Y形附屬物,為本植物殊有之特徵。蒴果細小,球形,3個合生,但常僅1粒種子,卵形,平滑。

成分:成分• 全草含人莧鹼(acalyphine),松脂及單寧酸等。

味苦澀,性涼。化痰止咳,殺蟲,清熱止癢。

內含抗生素,對於格蘭姆氏陽性及陰性細菌均有抗生作用。作內服時小量有祛痰作用,大量則有緩瀉及嘔吐作用。

功效:全草具有祛痰,緩瀉,瀉下,利尿,驅蟲之效。治支氣管炎喘息症,肺炎,咳嗽,小兒寄生蟲症疥癬,輪癬,發疹,皮膚病,風濕疼痛。蜈蚣蛟傷。

藥用:

1. 小兒寄生蟲症:鮮全草19克至38克(干品6克至12克),水煎空腹服。

2. 肺炎,咳嗽,支氣管炎喘息:鮮全草38克至55克(干品12克至19克),水煎服。

3. 輪蘚,疥蘚:鮮葉沾幼鹽外搽患處,可在20分鐘後清洗乾淨。

4. 發疹,皮膚病:鮮草適量水煎外洗患處。

5. 風濕關節疼痛:鮮全草38克至55克(干品12克至19克),水煎服。

6. 蜈蚣咬傷:鮮品搗爛,加少許米酒外敷患處。

7. 膽汁過多症:鮮葉搗爛取汁一滴,滴入鼻孔內。

採集加工:藥用全草。鮮用或曬乾備用。

附註: 本品根在馬來族群還運用於作產後祛風藥,增強性能力藥。本品作內服劑量小則有祛痰作用,劑量大時則有緩瀉及嘔吐作用;有趣的是貓喜歡玩弄本草。(資料整理自網絡)  

 想看很多其他資訊可看: 知識小報告  或 https://www.facebook.com/mapledry/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346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