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秋天總是來得很遲,雖然颱風不時地「入駐」廣東,但高溫卻也絲毫不見退去,唯一帶來的只有一股涼風。
到了秋天,人的陽氣開始內潛,胃口也慢慢打開,是時候來點應季食物養養胃了。
指導專家: 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醫學博士陳柏書
秋天養陰防燥,有一宜一忌
中醫養生講究因時制宜,正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意思是指到了秋天,萬物斂藏,此時需要護好陰精,這樣身體精氣充足,才更能更地滋潤五臟六腑。對於養陰防澡,陳博士總結為「一宜一忌」。
一宜:
秋天的燥熱總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疾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注意滋養津液。
可多喝些豆漿、淡茶和白開水,食物上宜選擇生津、養陰、清燥、潤肺的食物,如百合、胡蘿蔔、甘蔗、荸薺、秋梨、藕、銀耳等。
一忌:
乾燥、油炸、辛辣的食物易生燥化熱,吃了反而不益身心,所以最好少吃;
少吃秋瓜。中醫認為「秋瓜壞肚」,夏天已經吃了太多的瓜果,此時腸胃的抵抗力已有所下降,秋季後如果再大量吃,會助生濕邪,損傷脾陽,從而引起便溏、腹瀉和下痢等症狀。
因此,秋季後應慎吃瓜果,脾胃虛寒者更不應該吃!
秋天,做一個吃藕群眾
1. 蓮藕生吃還是熟吃?看體質!
中醫認為,蓮藕最適合在秋天吃。
跟其他食物不同的是,蓮藕生吃與熟吃功效大有不同:
生吃能清涼滋潤;熟吃能益血補心、健脾開胃。所以如果是寒涼體質應該少吃生蓮藕。
2. 藕節有大用
蓮藕是中醫里的一大「寶物」,不僅蓮子能養心安神,就連常被丟棄的藕節,也有大用。
中醫認為,藕節味甘澀,入胃、肺、肝經,既能收斂止血,又可以止血不留瘀,所以如果有出血性疾病的人可以用藕節煲湯,來緩解症狀;
同時,藕節還具有解蟹毒、止痢止瀉的作用。它的這個作用來源於一個典故:
相傳有一天,南宋孝宗皇帝吃完螃蟹後腹痛、腹瀉不止,每天數次,痛苦不堪。御醫診斷後發現是因吃太多螃蟹而損傷了脾陽,服用了多副藥,仍不見效果。後來一個藥販子把藕節搗爛,用熱酒調服,幾天後,皇帝的症狀就緩解了。
秋季四大食療擔當
除了蓮藕之外,秋天能吃的還有很多,陳柏書博士根據各種食物的特性,把它們分為以下四類:
1、水果擔當:雪梨。梨生吃可緩解咽喉乾燥、咳嗽和潮熱等陰虛之症;做成梨汁,再加些許蟬蛻、胖大海和冰糖煮後服用,能補充津液、滋潤喉頭,對喉炎有一定效果;加冰糖做成「秋梨膏」,能治肺熱咳嗽。
2、暖心擔當:板栗。板栗性味甘寒,能補腎強筋、養脾胃,由於它對腎虛還有一定效果,又被稱為「腎之果」。
3、養生擔當:鴨肉。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易上火的人食用,能滋陰防秋燥。
4、顏值擔當:大閘蟹。大閘蟹也是秋天的一大美食,它雖然好吃,但易引起過敏,所以大家吃之前一定要了解它的食用禁忌,以免吃出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3362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