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抗氧化」一詞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並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追捧。
不少生產廠商也似乎在一夜之間找到了產品賣點,並開始極力宣傳自家的食品或者保健品擁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
不過,被「捧上天」的抗氧化產品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是不是吃得越多,老得就越慢?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揭曉答案。
1.「抗氧化」其實是個啥?
任何生命(包括人、動物和植物)從新生到衰老,直至最終消逝,是個不斷氧化的過程。造成氧化的元兇,就是自由基。如果將身體衰老比喻成生了「銹」,那麼這些「銹」就是我們體內產生的過多的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就是通過阻止更多自由基的生成,儘量延遲「生鏽」時間。
2.吃點東西,就能「抗氧化」?
一些天然食物,確實具有抗氧化的功效,理由如下:
對於植物來說,接受陽光照射,在太陽光下生長既是生命的根本,又是自由基產生的源泉。
有些「頑強」的植物為了生存會自動產生抵抗自由基的物質來保護自己。人們通過攝取這些植物,也就間接也獲得了抗氧化物質。這些「自強不屈」的植物比如番茄、胡蘿蔔、葡萄(可釀製成葡萄酒)、茶葉和可可。而它們所富含的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白藜蘆醇、兒茶素和黃烷醇,也就是商家重點推出的,以及各路保健品所富含的抗氧化營養素。
3.「抗氧化營養素」是不是補得越多越好?
並不是。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助理教授Diane McKay認為,人體內的氧化劑與抗氧化劑保持平衡,才是保持健康和生命活力的最佳狀態。
一方面,Diane解釋道,就如前面所說,每一個生命體都可自動生成自由基,也就是氧化物質。它們負責抑制病毒和細菌的生長繁殖,保衛身體健康。
平日裡的空氣污染以及吸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加速自由基的生成,自由基過多不但會加速衰老,還可能會誘發癌症和心臟疾病。
另一方面,營養師Cassie Bjork認為,抗氧化營養素攝入過量,可能使人體本身的抗氧化防禦系統受到抑制,反而會加速衰老。簡單點說,就是如果身體習慣從外部獲取抗氧化物質,那麼它自身的「鬥志」就會慢慢變弱,久而久之,自體防禦系統也就慢慢不用則廢了。
甚至,曾經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上的研究成果指出,抗氧化劑也許存在致癌風險。
4.抗氧化保健品,到底要不要補充?
春雨君認為,對於健康的,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素的人來說(需要補充的童鞋請諮詢醫生),平日裡注意攝取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天然食物已經足夠,無需再額外補充抗氧化保健品。
再多說一句,目前來說,還不存在能永葆青春、長生不老的神奇食物,千萬別被商家「忽悠」了。尊重自然規律,戒菸限酒,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增加運動來盡最大可能減少疾病,保持健康,才是對待衰老最該有的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326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