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口腔健康。其實,牙齒是我們人體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健康不僅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還影響到我們面部的美觀。可有些人牙齒就是不好,牙齒不好是什麼原因?和小編一起看看吧,常做這事讓你30歲牙齒掉光光。
1、餐後立刻刷牙
一天刷三次牙,早餐、中餐還有晚餐後都刷,這樣看似對口腔衛生很好。但如果真的這麼做,可能會把牙齒的琺琅質給磨掉。原因在於當你吃完東西之後,口腔的環境會變酸,這時琺琅質會軟化,而此時如果太勤於刷牙就很容易把琺琅質給磨掉。
2、從不做牙齒檢查
牙醫師建議每六個月檢查一次,不過大多病患並沒有遵守。這段時間會讓牙菌斑形成牙垢,更多的牙菌斑會附著在其表面上,並讓牙菌斑更深入牙齦。這會弱化牙齒的支撐結構。
3、把你的牙齒當工具來用
咬碎冰塊與硬糖果、拿牙齒當開瓶器或是咬開洋芋片的袋子等,都可能讓你的牙齒產生裂痕或是斷裂。
4、體育運動不帶護齒
不管是任何時候,運動員有很多的機會與其他選手或堅硬的表面接觸,因此帶著護齒是明智的選擇。參與籃球、軟式棒球、美式足球、摔角、足球、曲棍球、武術以及如滑板、騎腳踏車的休閒活動等的選手都應該在比賽的時候帶上護齒。
5、經常磨牙
有些人在提重物、感受到壓力或是無聊時,不自覺地咬牙切齒或是磨牙,也有些人在睡著的時候會如此。牙齒咬緊牙齒可能會使它們磨損,而且還會讓你看起來老了10~20歲。
6、喝太多汽水、運動飲料與果汁
汽水與運動飲料通常不是含太多的糖,就是太酸了。雖然果汁也含有許多的糖,但跟汽水和運動飲料比起來,它是比較健康的選擇,不過口渴的話,喝水還是比較好。
7、喝用太多紅酒、咖啡與茶
牙齒表面染色會讓更多的細菌黏附於牙齒上,這可能間接導致蛀牙。
8、經常牙齒美白
長期牙齒美白,若沒有好好遵循醫師囑咐,可能會導致牙齦不適,而且會增加牙齒敏感性。抗敏感牙膏可能對此有幫助。如果你有敏感性牙齒、牙齦炎或琺琅質受損,你的牙醫師可能不會建議你進行牙齒美白。
9、常喝瓶裝水
大多瓶裝水的氟化物含量很少或沒有,而大多家中的過濾系統會過濾掉大部分的氟化物。飲用添加氟的自來水是預防與對抗蛀牙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
10、長期使用避孕藥
口服避孕藥改變女性的荷爾蒙平衡,並可能導致慢性牙周病。一旦她們停藥,藥物帶來的損害通常會停止。此外,有些非處方的感冒糖漿含有許多的糖,而抗組織胺可能導致口乾,由於唾液能保護牙齒,因此口腔中唾液太少會導致蛀牙。
11、抽菸
抽菸對牙齒與牙齦有不良的影響。煙漬讓牙齒更容易被細菌影響。抽菸也是牙周病、牙齦炎以及骨疾病的危險因子。煙阻礙牙齦組織維持健康,與對抗某些致病菌的能力。六十歲以上帶假牙的人當中有一半以上是癮君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