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困、頭暈、氣短,這是你的血液變得黏稠了

Powder| 2017-09-08| 檢舉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根本,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

一般來說,如果中老年人存在下面四種症狀,就說明體內的血液黏度可能比較高了,就應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

血液粘度高的4個信號:

1、午飯後犯困

血液過於粘稠,腦部血液不足,午飯後就極易疲睏,必須要睡會兒,否則全身疲勞,整個下午提不起精神。

 

2、現陣發性視力模糊

當血液粘度高,人得視覺神經就不能得到血液的滋養,視網膜和視覺神經就會出現暫時性缺血缺氧,造成陣發性視物不清。

3、晨起頭暈,晚上清醒

一般人早上睡醒後都是思維順暢、頭腦清醒,而血液過於粘稠的人,早上起床頭腦暈乎的厲害,且經常會有此症,但到了晚上,精神就很好。

4、蹲著幹活時氣短

血液粘度高的人多肥胖,這類人在蹲著幹活時,易出現胸悶氣短,這是因為人在蹲下時,會減少回流至心臟的血液,且血液過於粘稠,是肺、鬧等臟器供血缺乏,呼吸就會困難,憋氣。

血液過黏的危害:

1、堵塞血管

若血液過粘,且堵塞在動脈上,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引發心梗、心絞痛等。若堵塞腦血管,會造成腦中風。

 

2、引發血栓

血液粘度過高,凝固在血管壁上的血塊脫落後,會從靜脈順著血管,最後流到肺動脈,造成肺栓塞。

3、引發多種慢性病

血液粘度過高,會阻礙血液循環,易引發高血壓、腦中風、血栓、心梗等多種慢性病。

血液粘稠怎麼辦?

 

1、適量運動

血液之所以粘稠,是因為體內太多代謝廢物排不出去。運動可以提高代謝水平,加速血液循環。長期堅持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減肥瘦身,還可以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釋血液的粘稠度,最好選擇二十度左右的白開水或者淡茶水,效果更佳。

 

3、多吃豆類

豆類中含有一種軟化劑,它可以軟化血液中的膽固醇顆粒,改善血液粘稠度,這種物質叫卵磷脂。很多保健品宣傳可以控制膽固醇,稀釋血液,它們添加的物質就是這種卵磷脂。

 

4、控制飲食

營養過多,攝入能量過多,血液中的脂肪和糖類會變多。控制飲食,吃飯吃到七八分飽剛剛好,俗話說的好「飯後走一走,活到99」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294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