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很多休閒方式 損害健康

常識分享| 2017-09-06| 檢舉

現代人的很多休閒方式 損害健康

活得太忙太累,就有人指天發誓:將來發達了、退休了一定啥都不幹,專職做「閒」人。殊不知,「閒」人也有煩惱,「閒」也會慌,甚至還會「閒」出病!

我有位朋友當企業高管的時候,一天到晚忙得團團轉。他常常叫苦:「啥時候能讓我清靜清靜,哪怕是一天也好!」多年後,朋友退休了。我去看他,幾乎認不出他來:背微駝了,頭髮白了,走路顫巍巍的。我說:「你這是咋的啦?當年你工作這麼忙,卻越忙越精神,現在退休了,怎麼反倒病怏怏的?」他苦笑:「唉,閒出來的毛病。人閒,看上去好美,無所事事久了,心發慌,毛病就多起來了啊!」

可不是嘛,有時候休完長假,我們反倒會有更累的感覺。其實,不僅是那些退休的人,年輕人也常常會因為休假而閒出病來。

突然放鬆型。

有調查顯示,近六成人在長假裡會出現了頭痛、疲憊、肌肉疼、噁心以及感冒或流感等各種症狀。為何忙的時候沒累病,閒下來反而病倒了呢?專家出來釋疑解惑了:人在精神緊張的時候,身體處於興奮狀態,各種應激激素會被調動起來,免疫力也得以提高。一旦精神徹底放鬆,上述應激狀態解除,免疫力也就隨之下降,於是,原先積累的勞損以及潛伏的病菌就會一起「發力」,把人撂倒。

突擊還債型。

年輕人上有雙方父母,下有子女。他們平時忙得腳不點地,許多親情債、人情債都一直欠著。到了長假,他們便騰出工夫,集中「還債」。陪雙方父母去看病;購買日用品;陪孩子出去玩兒;拜訪朋友;舉辦家庭聚會等等。往往假期還沒有過完,人卻垮了。這種毛病其實不是「閒」出來的,而是累出來的。工作閒了,家事反而「忙」了。這就是鼎鼎有名的長假綜合徵。

工作焦慮型。

有位朋友工作日努力工作不說,節假日還把大量工作帶回家做。有時因為放心不下,還得到單位加班。不僅如此,他還常常讓下屬參與。美其名曰:發揚奉獻精神,搞得下屬一接到他的電話就如臨大敵。幾年過去,朋友被查出患有食道癌。這種病看似是累的,其實,也是「閒」出來的,因為,他們害怕「閒」下來,一「閒」就慌,生怕被淘汰。

瘋狂娛樂型。

很多年輕人喜歡周末或假日約上三五好友去打球、打牌、喝酒、唱K,總之各種狂歡。休閒放鬆本來沒有什麼不好。可是,凡事兒都該有個度。如果超出了自己身體承受的範圍,將會出現扭傷、中暑、腦溢血,甚至猝死。前段時間,我的一位牌友就突然倒在了麻將桌下。原來,他因為平日加班工作辛苦,到了長假,整整打了兩天兩夜的麻將,說是要將損失奪回來。兩天兩夜不休息,不倒下才怪呢!

黑白顛倒型。

現在很多80後、90後的休閒時間都是在電視和網絡中度過的。他們晚上不睡,天亮倒下。還有的喜歡「夜生活」,一忙活就是一夜。這種「倒時差」往往會誘發頭暈、眼花、四肢無力等症狀,感覺比工作還累。

人不會休閒,可能會「過勞死」;人會休閒,也可能「閒出病」,凡事都要講個度,講個科學安排。閒不是啥也不幹,宅在家中上網玩手機,更不是沒有節制的徹夜狂歡。要讓自己的精神有寄託,勞逸結合,休而不閒,閒而不累,累而不倦,閒出人生的情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268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