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一輩子粥,竟然是錯的?中醫告訴你粥究竟該咋搭配!

Powder| 2017-08-25| 檢舉

粥之宜:水宜結,宜活,宜甘。粥之忌:忌濃膏厚味添入。

火宜先文後武。忌銅錫器。

罐宜陶土,宜刷凈。忌魚腥及鱉蟹蝦鱔等物。

米宜精,宜潔,宜多淘。忌隔宿。

宜沸水下米忌清而不粘。

上水宜稍寬,後勿添。忌稠濃如飯。

宜常攪。已焦者勿攪,攪則不可食。

忌苦水、鹵泉。

食後宜緩行百步,鼓腹數十。忌熟後添水。

忌涼食。

忌急食。

忌食後即睡。

忌食後復飲酒。

忌食飽多飲茶。

忌強令人食。

忌與粗人、走役、工匠食(不耐飢)。

翻譯過來就是熬粥水要潔凈,不能有雜質;不要冷水熬粥,水開了再下米;適合用陶瓷熬粥,避免用金屬器具熬粥、盛粥;米要洗凈,不是說要多洗幾次,要一次洗凈;熬粥水量要一次加夠,其間不可加水;要勤攪拌,如果糊鍋了,就別折騰了,讓它糊在底下吧,攪起來好的那部分也沒法喝了;喝粥吃飽了以後散散步,吸氣鼓腹幫助消化,別吃飽了倒頭就睡,更不能喝酒喝茶;隔夜的粥最好不喝;熬成米湯和稀飯都證明你失敗了!熬成稀飯就當稀飯吃吧,別加水了;粥不能喝涼的,也不能著急;人家不想喝粥的,你別說喝粥好使勁給人灌;至於最後不和體力勞動者喝粥啊,不是說瞧不起人家,粥是啥?就是水比米多的東西,人家吃了這玩意咋幹活?

古籍中將粥品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最為養人,中品次之,下品多為治病。

上品粥系列

上品粥中最為養人的是薏苡仁粥、芡實粥和蓮子粥。

【薏苡仁粥】

此薏苡仁粥不以祛濕為目的,以補脾益胃為主,非常適合脾虛有濕的人,例如脾虛肥胖、先天脾虛身材瘦弱等。熬粥時薏苡仁與大米的比例為3∶10。平時痰多咳嗽的人,可以再加百合、杏仁;經常口渴、容易腹瀉的人可以加荷梗、白朮;脾胃虛寒可以用炒薏苡仁煮粥,再放些薑汁溫中散寒。患有風濕、水腫的病人宜長期服用此粥。

【芡實粥】

芡實粥,聰耳明目,最為補養腎精。「芡實,與小兒食,使其不長」,說明芡實封藏的力量較強,對於長期加班、腦力勞動、經常值夜班等過度耗散狀態的人非常合適。休養不好最易傷腎,腎傷則身體乏力、思維不敏捷。黑白顛倒的工作者最為明顯,這些人可以加上黃精、枸杞來增進功效。芡實入粥一定要煮爛,新鮮的更好,如果是藥店買來乾燥過的可以打粉使用。新鮮的芡實與大米的比例為3∶10,芡實粉可在大米粥出鍋前5分鐘放入,三人份的量添加芡實粉20克即可。

【蓮子粥】

蓮子粥是保養的最佳粥品,本身並無偏性,可養神、健脾、固精,可以和任何食材、藥材進行搭配,沒有明確禁忌。比如可以加入薏苡仁、山藥,加強補脾益胃的功效;加入芡實、黃精可以在補腎精的同時兼顧脾胃。

熬粥時新鮮蓮子去皮除心後與大米的比例為4∶10;干蓮子適合打粉使用,大米粥出鍋前5分鐘加入,三人份加蓮子粉30克即可。

原上品中有「燕窩粥」,但有一句「不能確辨是何物」,即不能區分燕窩是什麼,因此將其從上品中剔除,也希望讀者不要盲目追求燕窩此類奢侈品。

中品粥系列

中品粥養人多有偏性,食用時需要對號入座。此級有山藥粥、白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棗粥,另附一解酒的枳椇子粥。

【山藥粥】

山藥粥,主要針對脾腎俱虛、身體瘦弱的人。山藥的作用類似但強於蓮子,蓮子更適合身體健康的人進行保養,山藥更適合身體虛弱的人進行補養,更加適合作為補品使用。搭配使用可以參考蓮子粥。

山藥以鐵棍山藥最好,其去皮後表面的黏液也具有營養價值,不宜過度清洗。熬粥時先煮山藥,冷水下鍋,開鍋5-10分鐘後加入洗凈的大米。一般山藥與大米的比例為2∶10,身體過於虛弱的人可以選擇4∶10或5∶10,再加少量的鹽來鞏固效果。

【白茯苓粥】

白茯苓粥治心虛夢泄、欲睡不得睡。主要用來調養心氣虛弱、想睡但睡不著的情況。中醫常講心腎不交,睡眠通常是腎與心兩髒的問題,可以加入腎經的食材藥材來幫助入眠,如芡實、山藥。茯苓本身質地堅硬,適合打粉使用,大米粥出鍋前5分鐘加入,三人份加20克。

【赤小豆粥】

赤小豆粥,利小便,治腳氣。這裡的治腳氣不是大家常識中的腳氣,是指小腿的水腫及疼痛。這時為了增加利水的效果就可以搭配薏苡仁,便成了網紅粥——赤小豆薏米粥了,更可以加些山藥來增強效果。

熬粥時應先煮赤小豆,開鍋15-20分鐘後加入洗凈的大米,比例為3∶10。水濕較重的人,可以加入薏苡仁,和赤小豆先煮再加大米,赤小豆、薏苡仁、大米比例為2∶2∶10。穀物類食材均不建議打粉熬粥。

【大棗粥】

大棗粥,養脾氣,平胃氣,潤肺止咳,補五臟。這裡的大棗不是指平常吃的紅棗,而是黑棗。

黑棗撕開去核,最好再去皮,冷水下鍋,開鍋後5分鐘加入大米同煮,黑棗與大米的比例為3∶10。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144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