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醫君要和大家聊聊近期出現頻率較高的那些傳言。
其實看了這麼多,我們會發現來自於網絡的大多數謠言都是以「震驚」、「揭秘」之類的詞語開頭,然後會以「揭秘真相」的姿態出現在大眾眼中,從而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而大多數人面對這些雜亂的消息,可能也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
今天,微醫君找了5條近幾個月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傳言,準備和大家一起來「剖析」一下這些傳言的真假面。
傳言一:隔夜白開水如毒藥!夏天不要喝太多!
好吧,隔夜水的謠言又來了,這是屬於每年夏天必出現的謠言之一,就如X南衛視每年夏天必播《還珠格格》一樣。按照網上的說法,隔夜白開水不僅細菌超標,還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喝太多的話,不僅容易肚子痛,還有致癌的風險。這是真的嗎?
關於細菌超標說
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放了15小時的涼開水中檢測到了較多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而剛燒開的水中則沒有檢測到細菌。但根據食物衛生檢測標準,通常是細菌總數加上主要致病細菌。上述實驗中,並沒有提到細菌總數;而且,國家標準規定要取至少5個樣品數據來判定是否合格。所以這個實驗本身經不起推敲。
亞硝酸鹽過量說
隔夜水中確實有亞硝酸鹽,但量非常少。飲用水硝酸鹽的指標限值限定為10mg/L,考慮到不同地區情況不同,又特別規定在使用地下水等條件受限時可放寬至20mg/L。而達到這一標準的飲用水,即使被煮沸,又晾了一宿,所產生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是微乎其微,不會致癌,也沒有健康損害。
關於夏天飲用水的安全問題,微醫君也給大家提供幾個小建議:
1、白開水放置時間不要過長,最好不超過2天;
2、開水不要反覆燒開;
3、隔夜的水密封好;
4、喝完水把杯子刷乾淨。
傳言二:一杯酸奶 = 兩罐可樂?
喝酸奶減肥就是史上最大的坑!
說到傳言,牛奶和酸奶可以說是重點躺槍對象。最近一則「喝酸奶減肥就是史上最大的坑!一杯酸奶=兩罐可樂」的消息火遍了朋友圈,讓多少懷抱減肥夢想的妹紙們心中一驚。
微醫君特地去超市對比了一下各個品類的酸奶和可樂,對兩者標註的營養成分進行了比較,可樂所含的能量為190千焦/100毫升,碳水化合物11.2克,而酸奶的能量為342千焦/100毫升,蛋白質2.6克,脂肪2.7克,碳水化合物11.0克。如果只是按照能量來計算,酸奶的能量確實是可樂的近兩倍,但一杯酸奶≠兩罐可樂!為什麼這麼說呢?
包裝大小:我們在超市購買的酸奶大多為小包裝,常見的大約在120~140毫升左右,而一聽可樂為355毫升,那這麼換算下來的話,一杯酸奶和一聽可樂,還是可樂更會讓你發胖啊!
成分對比:單純用「=」表達是很不合適的,可樂能量少,是因為可樂中的營養成分也少。酸奶能量高,是因為酸奶中除了糖,還有蛋白質、鈣質等營養成分。而且並不是所有酸奶的含糖量都那麼高,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酸奶里,含糖量低於可樂或持平的,也有不少。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靠酸奶減肥並不是靠譜之舉,因為酸奶本身並不具備減肥的功效,如果不注意控制量,可能還會起反作用。
傳言三:當心寄生蟲!螺肉不能再吃了!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個姑娘爆出:因為自己吃了「福壽螺」,而感染了寄生蟲,最後被迫進行了藥物人流。至此,關於福壽螺和寄生蟲的傳言就越來越多,甚至波及了我們常吃的田螺等食物。
廣州管圓線蟲危害大,而且不止福壽螺里有!
福壽螺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是廣州管圓線蟲、卷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每隻福壽螺內含廣州管圓線幼蟲多達3000-6000條!當然,這也不是福壽螺的專利,大部分的淡水螺如:田螺、螺螄、褐雲瑪瑙螺……這些「螺」裡面,都可能有「廣州管圓線蟲」。而福壽螺是這種寄生蟲的主要借宿目標而已,所以不建議食用。
市場上這些螺類貝殼類還能繼續吃嗎?
當然能吃,但是一定要完!全!煮!熟!
1、「爆炒」不一定能煮熟!蒸、煮比較靠譜。對於這些螺類,最好選擇蒸、煮等方式比較靠譜,因為高溫加熱的時間比較久,而常見的爆炒,往往只是在熱油中翻炒幾下就上桌,並不能保證殺死寄生蟲。
2、購買的時候最好選擇人工養殖的螺類,一些野生的螺類建議還是少買。因為現在很多地方水質會受到污染,長期生存在這種環境里,感染寄生蟲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
3、去正規飯店食用。最好去三證齊全的正規飯店就餐,比較有保證。
傳言四:「假食物論」紫菜是塑料做的,肉鬆是棉花做的
這其實是兩個謠言,但是微醫君想把他們放在一起說……畢竟它們都涉及到了我們經常說的「假食物論」。
紫菜是塑料做的?有韌性也不是紫菜的錯啊!
網上的視頻顯示,一名女子將某個牌子的紫菜泡發後,用手用力撕扯,韌性非常大,據此她斷定:這是塑料做的假紫菜,並錄下品牌,呼籲大家聲討無良商家。
但是正常的紫菜展開後就是黑褐色半透明的膜狀體,並且富含膠質,具有一定的韌性。再說塑料並不吸水,又怎麼能遇水變軟呢?所以你們這樣冤枉它,真的可以嘛?而且用塑料來冒充紫菜,從成本上說,是真的划不來啊。
肉鬆是棉花做的?長得像也沒辦法啊,畢竟都是纖維!
還是來源於網上的視頻,一名男子把肉鬆蛋糕的肉鬆取下,放在水裡淘洗,最終撈出一團棉絮狀的物質。據此斷定:肉鬆是棉花做的。
這……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了,一種是植物纖維,一種是肌肉纖維,它們真的只是長的像啊,你吃了這麼多年肉鬆,難道嘴巴會分辨不出來?!
傳言五:疫苗不安全,中國孩子應該遠離疫苗
今年上半年,有公眾號鼓吹說疫苗不安全,中國孩子不應該打疫苗,導致了很多新手媽媽誤信謠言,這其實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疫苗要不要打?當然要打!
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將免疫接種定義為目前公認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衛生干預措施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預防接種每年能避免200萬至300萬人死亡。如果全球免疫覆蓋率再進一步提高,還可再避免150萬人死亡。
在我國,13種第一類疫苗(免疫規劃疫苗)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規定時間及時打,二類疫苗根據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經濟條件而按「自願、自費」原則選擇接種。
疫苗安不安全?異常反應發生率微乎其微
從科學角度來看,疫苗使用於健康人體,總體上安全性優於治療用的藥品。不過,安全不等於沒有不良反應,但對於不良反應也沒有必要太多恐慌。疫苗以極小的劑量作用於人體,其產生的不良反應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發熱以及接種局部皮膚的紅腫熱痛等;第二類是與免疫機制有關的過敏反應;第三類是減活疫苗中活細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前兩種不良反應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而後一種是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所以家長不必過度擔心,接種疫苗很重要,別讓謠言傷害了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122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