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疾病診斷中,尿檢是最常用的檢查手段,通過尿液檢查,能夠發現身體上的很多病變。事實上,尿檢並不一定要通過醫生檢驗,才可以發現異常,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通過觀察我們的尿液是否正常,來判斷我們的身體是否處在健康狀態。一旦有異常,儘早的去醫院檢查,這樣對於治療以及身體恢復是有幫助的。
尿液深黃是怎麼回事?
正常人的尿液顏色呈淡黃色,其色素主要來自尿黃素及少量的尿膽素和尿紅質,這些物質都是機體新陳代謝的產物。尿液跟飲水量、外界溫度密切相關,飲水少或天熱出汗多時,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尿色變為深黃。
如果飲水量夠了,尿液顏色能恢復正常的清澄、無色或淡黃色。大量飲水時尿量增加,尿液稀釋,尿色變淺甚至透明。如果尿液長時間處在異常的狀態下,通常是說明身體上出現了病變。
長時間尿黃當心肝臟病變
對於尿液的觀察,最重要就是清晨的第一泡尿,可以從尿液的顏色、氣味、狀態上分辨出身體的狀況,如:
一、如果尿液長期黃得像濃茶,這多是肝臟的疾病造成的,這是因為肝內外的膽道如果被炎症、腫瘤、結石堵塞,肝臟損傷,肝炎都會導致尿色黃。
二、如果你感覺尿中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這可能是腎炎的早期症狀或提示男性患有前列腺炎。
三、尿液中帶有紅色則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狀,如尿道炎、泌尿系結石等。
總之,肝臟功能是否正常,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安危,目前肝臟疾病較多,而且又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多觀察自身的尿液,如果出現長時間尿黃現象,尤其是像濃茶樣的尿液,就有可能是肝臟功能出現了病變,需要及早去醫院檢查診斷。
患上肝病還有哪些症狀表現?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駱抗先主任醫師此前在接受家庭醫生線上採訪時表示,肝病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但會有一些疲勞、食欲不振、右上腹部不適等症狀。具體如下:
肝臟供應能量,肝損傷後能量供應不足會導致特別疲乏,此時的疲乏沒有其他原因,即使工作不勞累也會感覺疲乏。
肝臟是消化器官。有肝病會發生食欲不振,厭油膩,但多數人不影響食慾,只是不能耐受酒席。其它消化方面的症狀應該首先想到與肝炎相關。
肝臟腫脹使肝包膜緊張才有右上腹部不適、發悶、隱痛。脂肪肝時肝臟也有些腫脹,同樣也有這些感覺。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發時作常有黃疸,最初只是尿色變深,當眼白變黃時尿就成茶色了。
但是即使確定有B肝病毒感染,也不能把無關的症狀都算做肝炎引起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