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癌好發於15至40歲,若不及時處理,恐面臨轉移癌的威脅。

Alinna ...| 2017-08-16| 檢舉

 

影響精子品質.隱睪症增患癌風險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20日訊)有些人的睪丸一直停留在腹腔中,無法下降,形成所謂的隱睪症,睪丸因無法「通風」,長期處於高溫的狀態,以致睪丸細胞發生變化,影響精子製造之餘,也徒增患癌風險。睪丸癌好發於15至40歲,若病患羞於求醫或警覺性低,以致腫瘤轉移至另側睪丸或其他器官,最終不僅要賠上雙側睪丸,甚至需面臨轉移癌的威脅。

睪丸癌(Testicular Cancer)是指發生在睪丸的癌症,全球共有2%的男性被此癌盯上,而大馬的資料較低,根據2007年國家癌症登記局(NCR),國內只有0.9%的男性患上睪丸癌。泌尿外科顧問何志光(Christopher Ho Chee Kong)指出,雖然睪丸癌不是常見的男性癌症,但是它好發於15至40歲,這個年齡正值生命全盛期,如果病患羞於求醫或警覺性低,以致腫瘤轉移至另側睪丸或其他器官,那麼病患最終不僅要賠上雙側睪丸,還得面臨轉移癌的威脅。

 

何志光(麻六甲)

泌尿外科顧問(圖:星洲日報)

何志光解釋,睪丸位於陰囊(Scrotum)中,左右各一,具有製造男性荷爾蒙(如睪酮)及精子的功能。

他說,睪丸在完成一定的發育之後,由腹腔下降至陰囊,胎兒在出世時一般上已完成下降,使睪丸維持在比一般體溫低的狀況。

「不過,有些人的睪丸一直停留在腹腔中,無法下降,形成所謂的隱睪症(Undescended Testis),造成睪丸無法『通風』,長期處於高溫狀態,以致睪丸細胞發生變化,影響精子製造外,也徒增患癌風險。」

精子有問題需做檢查

這也是為何美國紐約康奈爾醫學中心男性生殖醫學暨外科部主任馬克哥德斯登醫生曾披露,通過大量案例追蹤發現,精子品質有問題的人士,罹患睪丸癌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出20倍。因此男性一旦發現自己的精子有問題,應考慮做睪丸癌篩查。

他提到,睪丸下降不全是很常見的小兒生殖系統先天性畸形疾病,但是有者仍能在1歲前自行下降,如果在1歲後仍無法下降,就要動手術把腹腔中的睪丸拉下來。

「父母要特別留意新生兒有否隱睪症,因為對患兒而言,愈遲動手術,生育能力就愈容易受損,而且發生睪丸癌的幾率明顯增高。」

他補充,除了隱睪症及精子品質低落,抽菸、具有睪丸癌家族史或曾患單側睪丸癌的男性要特別小心,因為這些都是誘發睪丸癌的病肇,「另外無法解釋的原因,就是睪丸癌患者多以高大男生居多。」

晉入晚期數症狀

何志光指出,早期睪丸癌腫並不會作痛,病患只會因為睪丸腫大而有所不適,僅15%患者會有疼痛感,有者會感到下腹、背部或腹股溝隱隱作痛或受壓。他說,如果病患出現體重劇降、背部或(及)腹部疼痛、胸痛、咳嗽、呼吸困難、頭痛、腹部或(及)頸部的淋巴結腫大的症狀,那意味著病情已晉入晚期。

「如果腫瘤仍留在睪丸內,那為第一期睪丸癌。如果沒有積極治療,腫瘤可轉移至肺部,咳嗽為最具體的表現;腫瘤轉移至肝時,可形成黃疸;腫瘤轉移至腎臟時,可造成腎臟腫大。」

他提到,手術為睪丸癌的第一線治療,全名為根治性腹股溝睪丸切除術(RadicalInguinal Orchiectomy),手術只需30分鐘,病患無需住院。

手術時,先在腹股溝(又稱鼠蹊部)位置開一個切口,經此途徑達陰囊上方,分離精索(由輸精管、動脈、靜脈血管等組成的條索狀組織),在腹股溝內環處先將精索及血管結紮切斷,然後再切除睪丸及腫瘤。

 

人工睪丸價格不菲

進行睪丸腫瘤切除手術時,醫生可以將人工睪丸置入陰囊內,這個假體的重量和感覺與正常睪丸相似,不知情的人是無法通過外觀辨識。

何志光披露,在大馬,人工睪丸的置入並不普遍,這是因為費用不菲,一個就需3000令吉(不包括手術費及住院費)。

「人工睪丸的材料為矽凝膠(Silicone),經置入後不會與身體產生排斥現象,但是會有感染的風險。」

他分析,睪丸癌主要分為生殖細胞瘤(Germ Cell Tumour)及非生殖細胞瘤(Non-Germ Cell Tumour),尤以前者最常見,占了90%。

「生殖細胞是睪丸裡生產精子的細胞,非生殖細胞與精子生產毫無關係。」

「生殖細胞瘤又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nomas)及非精原細胞瘤(Nonseminomas),前者病情發展比較慢,且對治療有反應,可使用放化療;後者來勢洶洶,癌細胞增長及轉移得非常快,但是對放射線沒有反應,一般上以化療應對。」

抽組織化驗加速癌擴散

何志光提醒,一般上,醫生不會在術前為睪丸癌病患抽取活體組織化驗,因為這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讓治療變得更艱難。

「這是因為當醫生抽取活體組織時,針管必須經過陰囊到達睪丸,完成抽取後,針管得從陰囊抽出,這時針管內的活體組織可能沾染到陰囊,若此活體組織是癌細胞,就會有癌細胞轉移之虞。」

他說,同樣地,如果經陰囊切除睪丸,癌細胞也是有可能跌進陰囊並造成擴散,這時就得連陰囊也一併切除,「原本只是初期的睪丸癌,經此一切,就進入了末期,多麼可惜啊!」

「比起其他癌症,睪丸癌的預後非常好,如果腫瘤沒有轉移,經治療後5年存活率達99%,即使出現轉移,若配合放化療,也能達到73%的5年存活率。」

*所有文章及廣告內容所提及的產品、服務或是個案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任何疑問請向有關部門詢問或請教醫生。

文章來源:

星洲日報‧報導:唐秀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046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