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腿部症狀別死扛,高血脂已經上身!

Powder| 2017-08-14| 檢舉

數據顯示,我國血脂異常患者人數已經達到1.6億,35歲以上人群中有2500萬人同時存在高血壓和高血脂的問題。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過高不但會導致心臟血管堵塞,還會傷害雙腿,誘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PAD)。美國《健康》雜誌刊出高血脂傷害腿部的多個信號,希望引起人們重視。

腿部症狀預示高血脂

1、腿疼

紐約蒙特非奧里醫療中心高級干預療法負責人大衛·斯洛烏特博士稱,血管堵塞會使腿部供血不足,從而無法正常活動。

疼痛可能發生在單側或雙側腿部。

2、夜間痙攣

紐約長老會醫院威爾·康奈爾醫療中心血管專家達倫·施耐德博士表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病人在睡眠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腿部痙攣,坐直或搖晃後,疼痛可緩解。

3、皮膚和指甲變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會使腳趾甲變厚,而且生長速度下降,腿部皮膚出現顏色異常,反光而緊繃。

由於供血及營養不足,腿上的毛會脫落,刮掉後長出來也很慢。

4、腿部膚色變化異常

患者抬起腿部時皮膚變白,放下後,又出現微紅或紫紅色。

當坐立時,其腳部或腳趾甲會呈現蒼白或變青。

5、腳冷

施耐德博士表示,感覺腿腳寒冷或摸上去很涼,最好及時就醫。

6、創口難癒合

對於重度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血液循環不暢會使腳部出現缺血性潰瘍,傷口呈現黑棕色,很難癒合,而且出現劇烈疼痛。這種情況就要馬上看醫生。

7、腿部麻木或無力

感覺腿腳麻木或無力,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一大信號。

休息時(而非走路或運動時)出現麻木或疼痛,病情更嚴重。

8、小腿肌肉萎縮

嚴重PAD會出現小腿肌肉萎縮,因為血流不足會導致肌肉纖維減少。

重度PAD患者小腿肌肉萎縮程度會高達50%。

高血脂常見誤區釋疑

觀點一:「我這麼瘦,怎麼可能有高血脂?」

真相:高血脂和基因、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有關,和肥胖是沒有絕對、直接聯繫的。體重較輕的嚴重高血脂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觀點二:「去年才驗過血脂正常,不用再檢查了。」

真相:血脂水平過去正常,不代表永遠正常,年齡的增長是血脂升高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大家應該關心、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硬撐到沒辦法堅持才去看醫生。

觀點三:「高血脂只要通過飲食調節和鍛鍊就能控制,無須吃藥。」

真相:高血脂的治療方法除了藥物治療,還有飲食控制、運動、戒菸等非藥物治療方法。單一的飲食控制及鍛鍊只能讓膽固醇下降7%-9%。因此,如果已患上血脂異常,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觀點四:「血脂降下來了,可以停藥咯!」

真相:高血脂患者是需要長期服藥的,否則血脂有可能反彈到比原本更高的水平。此外,降脂藥一般都比較安全,一旦有副作用只要馬上停藥,不適症狀基本上會跟著消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023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